书通学习方法网 -包含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种学习方法。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学习方法 > 航组词和拼音(五下语文第17课《跳水》知识重点!)

航组词和拼音(五下语文第17课《跳水》知识重点!)

时间:2023-03-24 分类:学习方法 来源:书通网

一、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伟大作家。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二、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艘:sōu(一艘)

航:háng(航行、航空、航班)

肆:sì(放肆、肆意、肆无忌惮)

帽:mo(帽子、草帽、礼帽)

桅:wéi(桅杆、船桅、桅灯)

撕:sī(撕开、撕扯、撕裂)

逗:dòu(逗笑、挑逗、逗号)

唬:hǔ(吓唬、唬人、唬住)

钩:gōu(鱼钩、钩住、秤钩)

扭:niǔ(扭转、扭腰、扭头)

咧:liě(咧嘴、咧开、龇牙咧嘴)

舱:cāng(船舱、客舱、头等舱)

鸥:ōu(海鸥、白鸥、沙鸥)

瞄:miáo(瞄准、瞄向、瞄他一眼)

三、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龇:zī(龇牙、龇着、龇牙咧嘴)

四、多音字

扎:zā(扎腿)zhá(挣扎)zhā(扎花)

模:mó(模式)mú(模样)

钻:zun(钻头)zuān(钻营)

吓:hè(恐吓)xi(吓唬)

转:zhuǎn(转身)zhun(转盘)

五、近义词

模仿——仿照 放肆——猖狂 吓唬——威胁

灵巧——灵活 即使——如果 勇敢——大胆

风平浪静——一帆风顺 心惊胆战——提心吊胆

六、反义词

灵巧——笨拙 勇敢——懦弱 风平浪静——惊涛骇浪

放肆——拘谨 明白——糊涂 摇摇晃晃——稳稳当当

七、理解词语

1.环游:到各地游历。

2.甲板:舰船上分隔上下各层的板,多指最上面的一层。

3.放肆:毫无顾忌地任意作为。

4.失足:走路时不小心跌倒,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

5.心惊胆战:形容十分惊慌害怕。

八、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写人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放肆起来。这是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2-4):写猴子挑逗孩子,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了生命危险。

第三部分(5-6):写船长命令孩子跳海,孩子跳海后水手们把他救了上来。

九、句子解析

1.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显然”写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原因。

2.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而无可奈何。

3.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不由得”是“不禁”的意思,孩子往下一看,这么高,也感觉到害怕了,吓得两腿发抖了。

4.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把孩子跳到海里的情景描述了出来。

十、问题归纳

1.说说水手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因为水手取乐猴子,才会有猴子摘撕孩子的帽子,再加上水手的大笑,更让孩子觉得没面子,所以为了追猴子,爬到了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处于危险的境地。

2.猴子为什么这么放肆地气孩子?

因为它和大家很熟悉,又知道大家在拿它取乐,不会对它怎么样,还觉得逗引一个小孩更能取乐,所以就放肆了。

3.孩子为什么要去追猴子?从哪些词语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因为猴子放肆地撕咬他的帽子,任凭他怎么喊叫都不听,水手们笑得更欢了,猴子的逗弄和水手的笑让孩子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要去追猴子。从“气得脸都红了”可以看出孩子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4.水手们为什么全都吓呆了?此时他们可能会想什么?

因为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有生命危险。

玩笑开大了,怎么光顾拿猴子取乐了,没有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没有保护好孩子呢?

5.船长真会对儿子开枪吗?你可以看出船长有怎样的品质?

不会,因为他爱儿子,才会想到用这种办法救人。也只有他才会想到用这种办法救人。跳水是救儿子的最好办法,他这是在逼迫孩子跳水。

船长有机智、勇敢、沉着、果断的优良素质。

6.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前后半句,大家觉得是否矛盾?

破折号表示意思转折。前后半句并不矛盾。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所以大家觉得时间太长了。这种感觉,突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于孩子的担心和不安。

十一、课文主题

课文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默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再讲讲这个故事。

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拿走船长儿子的帽子,孩子被激怒,孩子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取帽子,陷入险境)→(船长逼孩子跳海而化险为夷)

在一艘环游世界归来的帆船上,人们逗猴子取乐,猴子放肆起来,摘走船长儿子的帽子,反过来逗孩子。孩子因猴子的挑逗和水手的哄笑而生气,爬上了桅杆去夺帽子。后来,孩子在猴子的挑衅下失去理智,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去取帽子,从而陷入险境。在水手和孩子都被吓呆的关键时刻,船长机智、果断,用枪逼着孩子跳入大海而化险为夷。

2.课文多次描写水手们,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句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孩子一方面因为水手的哄笑而难堪,另一方面对猴子无计可施,所以一时哭笑不得。

句子: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水手们更加放肆的笑声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恼羞成怒。

正是因为水手们的笑才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猴子肆无忌惮,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渐渐失去理智,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发生。

3.想一想: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因为孩子当时所处的地方是桅杆的最顶端的横木上,孩子稍有不慎掉到甲板上就会粉身碎骨,性命不保。而跳水后孩子不会因为摔伤而有性命之忧,船上的水手们如果能及时救起孩子,孩子生还的可能性很大,综合当时的所有因素分析,船长的办法是最好的。

小编推荐: 担的拼音多音字组词(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重点知识梳理)耸组词和拼音怎么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附)遮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知识梳理及考点清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