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学习方法网 -包含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种学习方法。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学习方法 > 一个足一个卓念什么(在山居主俗话说28:不良于行(足拜)跛cuá)

一个足一个卓念什么(在山居主俗话说28:不良于行(足拜)跛cuá)

时间:2023-03-20 分类:学习方法 来源:书通网

在山居主俗话说28:不良于行(足拜)跛cuá

不可能的“颠倒话”,似乎以江浙一带流传的《黄梅诗》较有名,它就是钱钟书先生在《读〈拉奥孔〉》里所引咄咄夫《增补一夕话》的“一树黄梅个个青,打雷落雨满天星,三个和尚四方坐,不言不语口念经(或“念真经”)”四句话。四句话中“黄︰青”、“打雷落雨︰满天星”、“三个︰四方”、“不言不语︰口念经”相对,成为同时同地之“不可能”。

川渝农村流行的不可能的“颠倒话”,“比十八扯还扯”,也很有意思:“三十晚上大月亮,老太婆出门偷水缸,聋子‘听’到门斗响,瞎子‘看’到翻院墙,bāi子出去‘撵’一趟,cuá 子跟到捞棍棒,哑子跟到‘吼’一腔……。”农历三十晚上,如果不是推历错误,置闰不及时,无论阴晴都是见不到月亮的,因此叫“晦日”;水缸,即使是年轻人也难于搬动,况且偷去也无用,何况老太太是出门去偷!下肢有残疾的残障人士,普通话称“跛”,而川渝“(足拜)”、“跛”、“cuá”都说。走起路来跛一跛的!或以为是“簸”字,其实就是“跛”。

(足拜)是个民间俗字,据《四川方言词源》搜索,嘉靖年间《安仁县志》就有“跛曰(足拜)子”的记载。但它的字源是哪一个呢。我认为就是“跛”字,《说文·足部》作(尣皮),与“?”通。考从“皮”的字,读书音分为4组:

读“i”:披、僻、疲、陂……

读“o”:波、破、坡、颇、婆、陂、跛、岥……

读“ei”:被、陂

读“ai”:鞁

可以推论,“跛”在民间口语中,也有读“bai”的可能。它的音义演变关系是——

趽:《说文·足部》:“曲胫马也。”《广韵·唐韵》:“脚曲胫皃。”《集韵·唐韵》:“足曲谓之趽。”(甫妄切)

蹁:《说文·足部》:“足不正也。”《广韵·先韵》:“行不正皃。”(部田切)

蹒:腿蜷曲。

癶:《说文·癶部》:“足剌癶也。” 剌癶,两足分张相背,行走不顺。(北末切)

按:剌癶与“狼狈”、“狼跋”等关联。

辟:《汉书·贾谊传》“又类辟且并痱”颜师古注:“辟,足病。”(必益切)

跛:《说文·足部》:“行不正也。”(布火切)

?:《说文·部》:“蹇也。”《玉篇·尢部》:“?,今作跛。”

(足拜):读与“鞁”同。

也就是说,“(足拜)”为“跛”的方言音造字:趽……→蹁……→跛(足拜)……

北方话当“胡说”讲的“瞎掰”,那个“掰”字,是个会意字,当是后出的俗字。或写成“挀”,义同“擘”。这是手的动作。如果是嘴的动作,我认为它的字源是“诐”。《说文·言部》:“诐,辩论也。”诐有平声“彼为切”一音。而“掰开”的“掰”,就是“擘”的口语音。其实“擘”的字源是“披、皮”,披,析也; “皮,剥也”,清朝段玉裁早有论说。川渝的“ bān嘴劲”, 指与人争辩,一般写成“扳”,还是手的动作。就嘴而言,就是“辩”字。川渝称“掰开”之“掰”为“bān”,今一般作“搬”,当是分开之“分”的口语音。

“Cuá子”,也即“跛子”,只不过表现的是四肢尤其是下肢无力,这种人被称为“cuá子”。如果做事不利索,手生,或说“暴手暴脚”,也说“cuá脚暴手”或“cuá脚cuá手”。“cuá”当是“趠”的口语音。趠,同“逴”,《说文·辵部》:“逴,蹇也。”《方言》卷二:“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蹇者或谓之逴。”逴,跟从“尣”从“卓”、“踔”的字同源。逴,臭略反;趠,或训“半步”,半步也是不良于行的表现,还是个“cuá”。川渝从“卓”、“豖”等入声字到今天,普通话音“uo ”的,川渝多音“ua”,如“啄”、“啅”、“(足豖)”(踢:〔足豖〕你一脚)、趠等。

“走路din一din的”,下肢长度不一样,也是一种“跛”,“din”当即“?”。明陈士元《俗用杂字》:“足病曰?,音典。”就是川渝语的“老典(老?)”(老?-跛足)。蒋宗福先生说:“老典(老?)与(足拜)子、跛足如何关联,颇费猜详。”其实,?即“蹎”(跌也)。北方话“屁颠屁颠”之状,跟 “跌跌撞撞”、“老典”走路情形“同状”,它们是“逿踼?→?颠邅迍屯展逴跌→逴跌)”路径。《广韵·迥韵》:“?,展也。”(都挺切)按:《方言》卷六:“展,难也。”

小编推荐: 断背山关于爱的台词(讲解爱一个人不管他是什么性别)吃水不忘挖井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说一个四个字的词语(一年级下册预习要点)年度规划包括什么方面(如何制定一个高质量的年度规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