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年-1372年),名耳,字伯阳,又名子安,又字肇瑞,谱名彦端,斋号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二、故事背景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三、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冈:gāng(山冈、冈峦、景阳冈)
饥:jī(饥饿、饥渴、饥寒交迫)
碟:dié(碟子、碟片、碗碟)
俺:ǎn(俺们、俺村、俺家)
榜:bǎng(榜文、榜书、榜眼)
杖:zhng(拐杖、手杖、扶杖而行)
申:shēn(申请、申时、申辩)
兼:jiān(兼职、兼任、德才兼备)
勿:wù(勿用、勿要、勿说)
拖:tuō(拖车、拖着、拖延)
悉:xī(熟悉、知悉、悉心)
肋:lèi(肋骨、两肋、肋下)
坠:zhuì(坠崖、坠落、坠马)
膛:táng(胸膛、炉膛、开膛破肚)
截:jié(两截、截断、截然不同)
四、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倚:yǐ(倚靠、倚门、倚马千言)
箸:zhù(举箸、火箸、箸子)
绰:chāo(绰起、绰刀)
擒:qín(擒捉、擒贼、束手就擒)
踉:ling(踉跄)
跄:qing(踉踉跄跄)
呵:ā(呵呀)
胯:ku(胯下、胯骨、腰胯)
霹:pī(霹雷、晴空霹雳)
雳:lì(青天霹雳)
咆:páo(咆哮)
哮:xio(哮喘)
锤:chuí(铁锤、捶打、千锤百炼)
泊:pō(湖泊、血泊、梁山泊)
五、多音字
绰:chuò(绰号)chāo(绰起)呵:hē(呵呵)ā(呵呀)挑:tiǎo(挑战) tiāo(挑选)泊:pō(湖泊)bó(停泊)
六、近义词
咆哮——怒吼 奇怪——古怪 滋味——味道
吓唬——恐吓 诡计——阴谋 耻笑——嘲笑
酥软——松软 恰好——正好 踉踉跄跄——摇摇晃晃
七、反义词
好心——恶意 耻笑——赞扬 敞开——关闭
光滑——粗糙 酥软——僵硬 踉踉跄跄——稳稳当当
八、理解词语
筛酒:斟酒。
晌午:中午。
哨棒: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店家:旧时指旅馆、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一饮而尽:一口全都喝完。形容喝得豪爽、畅快。
筛酒:斟酒,倒酒。筛:斟(酒或茶)。
客官: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但凡:凡是;只要是。
榜文:古代指文告。
结伙:跟人结成一伙。
半夜三更:深夜。
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
诡计:狡诈的计策。
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
酒力:饮酒后,酒对人的刺激作用。
踉踉跄跄:形容人走路不稳的样子。
说时迟,那时快:形容行动迅速、动作快捷或事发突然等。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掀他不着:掀不着他。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响声很大,能对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也叫落雷。
平生气力:全身的力气。平生:生;终身。
定睛:集中视线。
咆哮:(猛兽)怒吼。
酥软:(肢体)软弱无力。
九、句子解析
1.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店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进来看官府的榜文。”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武松出言豪壮,可以看出他勇敢无畏、豪放倔强的性格特点。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为下文勇猛打虎的行为做了铺垫。
2.武松看了,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笑”说明武松看到树上的字,仍然不相信景阳冈上有虎,还认为是店家的诡计,真是固执己见。“我怕什么”表现了武松的无所畏惧,胆量过人。
3.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这句话对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武松这时才相信冈上有虎,但是一点也不害怕。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也出于自尊和面子,他不愿下冈。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4.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踉踉跄跄”“奔过”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武松醉酒之后的动作行为,为下文徒手打虎做了铺垫,更衬托出武松无所畏惧、勇猛机智的英雄气概。
5.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般:这里是指种、样。武松三“闪”,消耗了老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表现了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十、问题归纳
1.酒家为何给店取名为“三碗不过冈”?武松知道真的有虎,他为什么还执意上冈?
因为酒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凡是客人到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武松之所以执意上冈,一是怕店家耻笑自己,二是对自己战胜老虎有很大的信心,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
2.老虎是怎样进攻武松的?这样详细写老虎的目是什么?
老虎的进攻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详细写虎是为了写人,以虎的凶猛衬托出人的勇猛。
3.文中多次用了“闪”这个动词,你觉得能不能换成“躲”?为什么?
面对老虎的凶猛进攻,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不能换成“躲”字,因为“闪”字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遇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三是“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4.从“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这段话具体详细地描绘了武松赤手空拳勇斗老虎的经过。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5.在打虎事件中,作者是怎样塑造武松这一人物的?
作者通过武松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塑造的。
6.除了打虎,作者在开始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打虎有什么关系?
1-4自然段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这些内容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对武松的语言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打虎作了铺垫。
7.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吗?为什么?
是。因为这只吊睛白额大虫一到天晚就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性命。武松打死它,可以说是为民除掉了一害。
8.写老虎扑人,武松沉着应对,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出了什么?
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扑”“掀”“剪”是老虎进攻的三招,这些动作把老虎的凶猛、让人生畏的气势显露无遗。武松用三“闪”沉着应对,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体现了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9.通过全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通过全文,我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武功高强、豪爽倔强、无所畏惧的武松。
十一、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写武松在酒店喝了十八碗酒,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要上景阳冈。第二部分(3-5):写武松上冈,看见官府的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决定继续上冈。第三部分(6-7):写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猛虎。第四部分(8):写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十二、课文主题
课文叙述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不听店家的劝告,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勇猛机敏的英雄性格。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默读课文,如果还有不懂的词语,可以猜一猜意思。
筛酒:斟酒。
哨棒: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二、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主要内容:讲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三、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武松见了大虫,惊吓不已,忙从青石上翻身下来,闪在青石边。大虫从半空里撺下来,向武松扑去,武松闪在大虫背后。大虫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躲,躲在一边。大虫又一剪,武松闪在一边。武松抡起梢棒劈向大虫,不料却打在了树枝上,梢棒折成两截。大虫又扑过来,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就势把大虫的顶花皮揪住,把它按下地去,然后朝大虫的面门上眼睛里乱踢。大虫边咆哮边扒身下的泥,扒了个土坑,武松把大虫按下坑里,左手揪住大虫,空出右手,使劲打大虫。打了好多十拳,大虫七窍流血,不再动弹了。
四、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a.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b.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我认为这两种评价都有道理。武松明知山有老虎,却无惧无畏,而且最终打死了老虎,这是他勇敢的一面;另外他不听店家劝阻,有些固执,而且看到官府的榜文后,不肯返回,说明他很要面子。
小编推荐: 清贫的反义词是什么词(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清贫》知识点)飘扬的近义词是什么(分享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汇总)缠绕的近义词是什么(讲解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中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