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学习方法网 -包含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种学习方法。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学习方法 > 广告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后你对这种用词现象的看法是什么(错字成语广告满天飞)

广告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后你对这种用词现象的看法是什么(错字成语广告满天飞)

时间:2023-02-15 分类:学习方法 来源:书通网

某油漆产品的广告:好色之“涂”

某热水器的广告:随心所“浴”

某男士产品广告:男儿“裆”自强

某洗衣店的广告:洗“新”革面

某痔疮药的广告:有“痔”不在年高

… …

谈骨论斤餐饮涉嫌错用成语“谈古论今”

几年前,类似错字成语的广告词刚刚兴起的时候,我们还觉得有几分生动,既谐音双关,又带有几分调皮搞怪,让人看罢莞尔一笑,回味中不禁印象深刻。这也就达到了广告设计师和商家的目的,所以算是比较成功的一种广告类型。

可是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广告设计师们依旧乐此不疲地玩着这一套,土豪老板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你们真的考虑过消费者的感受吗?

电影《祖宗十九代》的错字成语宣传海报

对此,我既没有做过市场调研,更没有对语言学的深入研究,所以只能以一名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对这种错字广告提出几点质疑:

质疑1:难道消费者还没有审美疲劳吗?

起一条漂亮、精彩的广告词,的确是一件相当煞费脑筋的事,不如玩文字游戏来得快。

于是好端端的一个成语,非得打折一条腿,然后再给按上一个假肢,牵强地和产品联系在一起。

第一个这么玩的人很聪明,玩一次还勉强说得过去,可你们天天这么玩,看都看腻了,我只想说一句:能不能搞点新花样?

宝剑经过岁月的打磨,终将会失去光泽,任何精彩绝伦的广告创意被反复使用,消费者也难免审美疲劳,甚至反感,那么广告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错字成语海报“默默无蚊”,正确应为“默默无闻”

质疑2:难道不会对学生造成误导吗?

我曾经见过一家书店的名字叫做“金榜提名“,而这个成语的正确写法应该是”金榜题名“。本以为是店老板疏忽导致起错了店名,却也不理解工商部门是如何审核通过的,于是一本正经地提醒老板,可人家老板却答复说:这是请命理大师起的名。其实也就是算命的那类人,说是起了这个名,准保生意红火。我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只能默默“祝福”生意兴隆,但愿别误导了我们的学子。

如今错字成语广告已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高考学子也不能置身于外,如果因此肥了商家的腰包,却误导了下一代,毁了文化的良性传承,真的还值得吗?

东南卫视节目《步步为赢》,该成语正确应为“步步为营”

质疑3:难道法律没有相关的规范吗?

我仅知道文字可以贬义褒用,或褒义贬用,却还从来没听说过可以把错别字正确地用。

我国有《广告法》,其中规定:广告中语言、文字的表述必须真实、规范、健康、文明,不得欺骗或误导公众;不得发布影响父母、长辈对儿童的言行进行正确教育的广告。我国也有《语言文字法》,也对汉字语言的规范使用同样有着明确规定。

法律虽有条文,却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标准和惩处措施,商家用错字成语宣传的做法可以说是滥用文字,可商家却可以反驳说“我已经加了双引号,难道你看不出来?”,于是乎就尴尬了,反正这记擦边球是接不住的。

随处可见的错字成语店招

如今“文化自信”这个词很流行,可为了广告宣传,却只会使用错字成语,如此下去,何以彰显文化的自信。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更没有发酵到必须给予抵制的地步,大概也只是广告行业发展的小插曲。但就目前来说,到底是消费者还没看够?还是文字工作者功力不足?也说说你的看法吧。

特别声明:本文中所引用的图片来自于网络,均不针对其产品、明星或影视、综艺节目本身,仅探讨其广告创意。如涉嫌侵权,请私信作者"犬神大人"联系删除,特此说明。

小编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