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学习方法网 -包含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种学习方法。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学习方法 > 周亚夫军细柳翻译(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解读)

周亚夫军细柳翻译(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解读)

时间:2023-01-23 分类:学习方法 来源:书通网

一、选文特点

本文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是一篇史诗传记类文章。传主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周亚夫。文章开篇便以“大入边”拉开了战况吃紧的序幕,让人顿觉烽火漫天。司马迁渲染这般底色,再细描传主周亚夫君细柳之情景,使将其形象刻画的跃然纸上,赞许之情不言而喻。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呈现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段工笔细描文帝劳军的情况,略写棘门、霸上儿戏般的情景,详写细柳的军纪言明,以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段是事件的尾声,写劳军后文帝与群臣的反应。如此便通过充分的铺垫,鲜明的对比,侧面的烘托,将周亚夫的真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篇史诗传记类作品,本文延续了春秋笔法中“叙写历史波澜、勾勒传主形象”的创作体式,但也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

1.考究的虚词。《史记》被誉为“无韵之离骚”,从本文的虚词中便可见一斑。文中的虚词或有助于彰显人物的形象,或能够掀起情节的波澜,亦有的舒缓节奏,蕴蓄情感。借助虚词,司马迁将情志融入史笔,形成了历史性与文学性的互相渗透。

2.对比衬托的写法。本文不仅与言语细节之处暗含褒贬,更注意正侧面描写的结合,多次使用对比衬托的写法,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形式,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将周亚夫之争诠释的极有层次,值得我们深入探求。

3.丰富的军礼知识。本文不少字词都与古代礼仪中的军礼相关,如持节、一拜、轼车等。这些蕴含着军礼知识的字词,一方面让本文的文化韵味更为丰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传达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二、单元定位

本文与本单元另三课同属于“品格与志趣”这一单元主题。在文体上,本单元前两课是诸子散文,后一课是诗歌,而本课是史事传记,文体虽不同,却皆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于感受古人人的智慧与胸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有着重要意义。在课型上,另三课为教读,本课是自读。这便要求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能充分运用教读课中所学到的“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以及“诵读”的方法,在助学系统的提示与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三、学习目标

为实现学生的学习需求,达成单元教学要求,突出文本独特价值,凸显文言文的一体四面,本文的学习目标确定了以下几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本文语言浅意,叙事思路清晰且多起波澜,是文字兼美的作品。此外,文中不乏有一词多义的现象,部分词语还涉及古代礼仪相关常识,这些词语都值得积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文音词语。

2.品味意蕴丰富的语言。本文用语言约意丰,尤其是虚词,还有军旅文化的字词等,不少字词都具有丰厚的意韵,值得细细品味。学生在学习时要潜心涵咏,反复诵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作手法,贯穿于始末,如军士之间的对比,将军之间的对比,众人与周亚夫的对比,文帝评价的对比,文帝前后行为的对比等,将人物刻画的生动传神。学生在学习本文时,要着眼对比之处进行梳理,深入理解相关语言,用心体会对比的作用。

4.感悟周亚夫之“真”。司马迁对于周亚夫的塑造,一方面是借助反复的对比衬托,另一方面则是于言语细节之处斟酌锤炼。故而周亚夫在文中的形象治军言明有方,为人刚正不阿,更能坚守将军之本质。学生在学习时也于由浅入深的体会,并能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

四、学习方法

自主实践、合作探究是学习本课的总体策略。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这种课型教师不宜精教精讲,因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展学习活动,给足学生自学的空间。学生要运用教读课所学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进行合作探究。

五、学习过程

基于学习目标,结合文本特点、课型特点等,本文的学习过程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课前预习,感知课文大意。八上第六单元关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要求已是第二次提出了。在细审前两课的预习部分,不难发现,这也要求完全可交由学生在课前完成,本课更应该如此。此外,本课是学生在初中段所学的第一篇史记中的作品,学生对于西汉时期军事相关的史事可能了解不够,对细柳营和周亚夫会比较陌生,了解相关背景与本科的学习应有一定的帮助。故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课文大意的疏通,并搜集一些与细柳营相关的诗词,通过诗词初步了解背景。

2.预习检测,反馈自学效果。学生在预习后,学习效果还需课前检测的环节得以反馈,让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得以纠正,并进一步理清文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享细柳营相关的诗词,彼此之间再互相补充。因为关于西柳营的诗词较多,故教师可顺势激疑,让学生猜想西柳营为何如此受文人青睐,形成阅读期待,借此引入新课。其次,借助去句读朗读的方式,以及概括大意和图片配文等活动,帮助学生纠正预习过程中还存在的简单问题,并理清本文的主要内容。

3.质疑补遗,落实文言学习。文言文的学习首先体现在文言的学习上,所以通过上述环节的学习,学生已对文章整体形成了正确的认知,但落实到字、词、句上,可能还存在有一些问题,此时必须以学情,定起点。新课的学习就应该基于这些问题,去教学生不会的、需要的,之后再考虑做进一步的补充。当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这也是本单元的重要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质疑的平台,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先由小组合作尝试解决任务,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提出在全班范围内解决,教师从旁点拨。这之后,再将学生陷于认知水平还无法发现的问题提出来,指导学生基于语境更为准确地进行翻译。解决了所有字词句上的疑难问题,教师便课指导学生开始积累文言词语,这个过程教师不要机械地要求学生记忆,可以让学生梳理生僻的,一词多义的等等,加大积累的深度。

4.鉴真军士,初识治军之才。以上环节对于文言层面的学习,为学生文章文学层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本文而言,对比是主要的章法特色,作者通过反复对比,从多个层面塑造了周亚夫的形象,传达出真的实质,故学生对周亚夫形象和对比二者的学习不可分割。还需注意学生对于写法的学习也不宜脱离语用实际而系统的训练。因此,教师可以聚焦对比之处,让学生梳理相关语言,并指导学生用比较鉴赏的方法,针对对比之处的关键词句比较品析。如此既为学生搭建了自学的平台,也融入了方法的指导,且让学生在对比之中学对比,可谓是不注一字,尽得风流。但应注意平台的搭建是有梯度,可先从细柳与其他营地的军事开始比较,从军事间的差别侧面去体会周亚夫与其他将军在治军方面的不同。

5.鉴真将军,再识将军之风骨。治军严明,也只是周亚夫之真的一个方面。通过比较周亚夫与刘、徐二将军对文帝的言行便可发现,周亚夫不只有能力,更有风骨,对上不卑不亢,刚正不阿。故教师可以再次设计自学活动,让学生比较周亚夫和刘徐二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对文帝的言行。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拓展军旅知识,加深学生对“一拜”等字词的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体会周亚夫作为大将的风骨。

6.鉴真文帝,终识将军之本。本文对于周亚夫的塑造,不只局限于对他个人进行描刻,更体现了他对文帝的影响,让文帝为之感动甚至改变,这才是他身上最大的魅力。学生在学习中若是忽略了文帝的变化,则无法感受到周亚夫作为将军坚守军礼,恪尽职守是多么令人钦佩。为此,再次为学生设计自学活动朱彦文帝前后的礼数进行比较,感受他受周亚夫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并探究朱亚夫身上有何品质让文帝感动,为之改变。本环节教师同样学拓展军礼知识,并让学生知晓军礼的重要意义。

六、评价小结

要求学生用固定句式说话并诵读,以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然后教师总结梳理本课所得。本节课着眼于文中的对比之处,采用了比较鉴赏的方法,深入品析了意蕴丰富的语言,探索了周亚夫的“真”。他的“真”在于治军严明有方,在于他刚正不阿的风骨,更在于恪尽职守,不忘将军之本。学生可以就朱亚夫的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启迪。最后推荐学生阅读实际,逐步实现统编教材所设计的读整本书的编写意图。

小编推荐: 蝉教案参考(分享八年级语文上册蝉教学设计)历史课本八年级上册电子版(年级历史上册初中电子课本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草原电子教学课件(《草原》(课件+诵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