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学习方法网 -包含小学、初中、中考、高中、高考等各种学习方法。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学习方法 > 盐荒是哪一年(自古阆中就产盐为何解放后却销声匿迹)

盐荒是哪一年(自古阆中就产盐为何解放后却销声匿迹)

时间:2023-01-22 分类:学习方法 来源:书通网

导语:阆中、南部是四川井盐的重要产区,开采时间或比《华阳国志》所述的战国晚期更早。清中晚期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川北和陕甘大片地区的食盐供应地,也是重要的税源。自贡盐都近现代的极大发展,使阆南盐场淡出历史。但是,它的发展史,是川北、是阆中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

阆中、南部自古为四川井盐的重要产区。《天涯闻见录》载:“益州产盐数十县,鹹泉自涌者,温汤、白龙、自流井诸厂,外余皆凿地成者也”。即是说,包括阆、南诸地,都是凿地成井,谓之井盐。《唐书?地理志》载:“阆中、南部、新井、新政有盐” 。据称,设于唐初的新井县,就是因多新开盐井而得名的。明嘉靖《保宁府志》,清道光《保宁府志》上均详细记载了阆中,南部开井采盐的情况。

据咸丰《阆中县志》(赋税志)载,到乾隆后期,阆中井盐出现萧条境况。成书于清宣统二年的《南阆盐务图说》(下简称为《图说》)载:清光绪十二年,经盐茶道转请四川总督拨银千两,在南部县城米市街(一曰学坝街)购买旧鳌峰书院房舍,设南阆票釐总局,管理南部、阆中、仪陇、蓬安等地井盐事务。以总局为主验卡,下设若干分验卡。总局兼管阆中楼垭场、兴隆场等四局,在阆中境内设有万年垭、柏桠场、双龙场、黑土地、金垭场、水观音六处验卡,文家坝、富乐庙、将军庙、宝马溪、廻龙观五处分卡。当时阆中有中井五十一眼,下井九百四十四眼;南部有上井六百二十眼,中井二千八百八十三眼,下井三千八百七十六眼。阆中设有上厂十二家,中厂二十三家,下厂七十一家。南部设有上厂三百一十六家,中厂六百四十三家,下厂五百九十六家。

井盐的运销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南阆盐行运输,分陆运、水运两种,即古人所称“陆引”、“水引”。《图说》载:陆运不像其他盐区以畜力为主,“骡马驮运南阆绝少,惟(人力)担荷背负不下数万人。盖保属田少山多,贫民无以为业,多在南阆两厂贩盐陆运至本境及他县出售,藉微利以为衣食之资”,“所以或担或负,道路络绎不绝,夏月挥汗成雨,严冬则著草履行雪中,忘暑忘寒,至劳至苦,良可慨矣”。阆南老人常把害“凉病”叫“背盐”,源于都有痛苦的呻吟声。

民国时期四川盐场熬盐

阆中南部均有嘉陵江水运之便,因而水路运盐更可远销。这种水、陆运盐的状况,持续过千百年,既承担了川北和陕甘临近地区食盐的供应,也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开辟了谋生之道。嘉陵江和东河航运也因此而兴盛繁荣。大河船、东河船百舸争流的景象,至今老人们还津津乐道。

民国十五年《阆中县志》载:“邑中六区之楼垭场,四区之兴隆场皆产之。惟楼垭场之盐燥白如雪,较优于兴隆场者,第两处均与南邑接壤。”综上得知,阆南井盐生产历史悠久,井盐生产随凿井技术和熬制工艺的改进而发展,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川北大片地区的食盐供应地;特别是明清两代,还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到清代中晚期,阆南井盐发展到鼎盛时期,清嘉庆间分巡川北兵备道黎学锦还兼盐运使衔管理盐政。而南部盐井更多于阆中,管理盐务的行政主官虽常驻于道(府)治城阆中,但明代“盐课司”、清代“票釐总局”等管理税收的机构均设于南部。

只因为阆南盐井工艺技术较之富顺、荣县自流井相对落后,后者于近现代极大发展,以阆南为中心的川北井盐区和川内其他盐区一样,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到1993年出版的《阆中县志》,说到食盐生产已十分简略:“解放前阆中为食盐产区,解放后闭井停产,食盐外销转为调入”。说到食盐销售时,较详细地记载了民国至解放初期的情况:“民国时期,阆中年运销外县食盐40多万公斤。民国32年,食盐实行公卖,阆中设公卖店定量定价销售,每人每月供盐0.25公斤。因定量不足,牌价虚悬,黑市充斥,实则斗米斤盐(市斗市斤),边远山区常以淡食度日。民国33年,日军封锁川边,川盐外销困难,后取消公卖,实行节产疏销,由盐店自由运往销区零售或整票(50公斤)趸卖。1949年12月,阆中解放,政府接受南阆盐场库存商盐543.5吨,官盐758.5吨,供应市场。1950年允许产区以盐折抵公粮,民盐由贸易公司收购供应。1951年秋,阆中发生盐荒,对食盐实行临时配给制,由区乡人民政府组织购运组,持县人民政府证明到盐场采购,配给到户,保证食盐供应,稳定盐价”。

这段记载虽主要说食盐销售,但其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井盐生产情况。著名画家张善子(张大千之兄),1923年曾到川北阆中,就任南阆盐场知事,当时住在桓侯祠侧的田家巷李家长房子。南阆盐场由清代到民国,再延续到解放初期,终于因时代变迁和生产方式的落后而被划上句号。

民国时期四川盐场车盐水的工人

今天除六、七十岁的老人外,都没有看到过当年遍布于阆南乡村中的盐井,没有见过人力背盐和江上来往的盐船,更没有吃过本地产的盐巴。 然而不应忘记,阆南井盐曾是这一片热土的特产,是造就这一方千古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

特别要提到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在阆中时期,井盐生产和运输还留下了闪光的纪录。

1933年9月,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七师解放阆中、南部嘉陵江以东地区后,川陕省苏维埃在阆中水观音成立了阆南县苏维埃政府。为打破军阀对川陕苏区的食盐封锁,阆南县苏维埃将恢复和发展阆南一带盐业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当时阆中的洪山、朱镇、梅溪一带有五十一个盐井场,其中多数是豪绅地主留下的出盐水多、设备齐全的“广水井”,也有一些小业主的出水较少的“土水井”。为迅速恢复和发展盐业生产,苏维埃实行将盐工固定到井,每五、六井或八、九井组成一灶,每灶选一名代表领导生产,各灶盐工按生产程序分工,实行定工、定产、定质量的制度。同时改善盐工待遇,开展劳动竞赛,使盐工积极性高涨,促进了盐业生产的很快恢复和发展,仅这三地每月产盐十五万斤左右,为改善川陕苏区食盐紧张状况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食盐运输困难更大。

民国时期四川盐场的井架与天车

阆南县组织了运盐专业队,专门为通南巴苏区运送食盐。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余洪远回忆说:要从阆中、南部把盐运到通江的苦草坝,不仅要冲破敌人的封锁堵截,而且“路途遥远,道路坎坷,历经艰辛。……化了的盐水,顺着脊背往下流,盐水和汗水渗在一起,一蒸发,每个人的衣服裤子上都集起厚厚一层白碱,时间一长,不少人的肩、背和腿上都咬烂了,又红又肿。……多少年来,那一个个背盐工人的英雄形象,还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载1981.6.20.《四川日报》)。至今,阆中盐区老人一提起当年为红军和苏区人民熬盐、运盐,都有说不完的故事。笔者最近到金垭镇洞子岩村,老人们指着通向慈云洞的一块地说,这块地叫“盐井地”,就是因为地中原有一口盐井而取名的,村中还有一口盐井在山塆里。当年村里有四十四人参加了红军,有好几位前辈为红军运过盐。

阆南井盐虽已成为历史,然而留存有遗迹,流传着记忆,铭刻着光焰不会磨灭的文化(文/刘先澄)。

小编推荐: 解放思想是什么意思(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为什么星球都是圆的(浅谈宇宙中的星球为何都是圆的)宋姓和什么姓氏是一家(讲解民间为何有赵宋拱三姓也是一家之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