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这首词从发表时至今日,各种题解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注家峰起,那我们就要弄清楚毛主席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和发表过程。一九三五年十月毛主席率领红军完成了伟大长征,胜利到达抗日前线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瓦窖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会上决定渡过黄河东征。一九三六年二月,毛主席便亲自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分两路渡过黄河进行东征,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适逢大雪。面对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毛主席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伟大诗篇。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积极准备发动大规模的内战。中国面临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的抉择。为了戳穿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为夺取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最后胜利,毛主席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亲自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在这期间,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著名诗人、民主人士柳亚子写下一首题为《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岩呈毛泽东》的七律诗送给毛主席,并同时索诗。毛主席便把《沁园春.雪》这首词亲手书写赠给他。同年十一月,这首词被重庆《新民报晚刊》传抄下来。一时间为广大人民群众争相传诵,后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也广为流传。
一、我们先来看一下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的艺术特点:
上阕描写祖国北方雪景,热情赞美祖国河山无比壮丽,显示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的气魄。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感觉。首句点明地域,二、三句点明季节及其特色。这三句概括地写出了祖国北方那坚冰封结大地、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色。用“千里”和“万里”描写北国的疆土,使人感到祖国的辽阔广大。用“冰封”和“雪飘”,写出了“北国”冬季的风光。“千里冰封”是静景,“万里雪飘”是动景,静动交织,使北国雪景显得雄伟壮丽而生气勃勃。短短三句十二字,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冰天雪地的“北国”奇景中去了。
有了总括的印象,还需细致的刻画。这里先用一个“望”字领起,直贯四句,产生开阔的感觉。用“望”不用“看”就因为是“登高远望”,只有“远望”才能看到“长城内外”和“大河上下”。这四句也都是“远望”的所见。不选择别的来写,只选择“长城”和“黄河”;既因为它们都在祖国的北方,又是祖国河山的典型代表。“长城内外”和“大河上下”也是上文的“千里”和“万里”的进一步描写,写得更具体更细致。“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又是对上文的“冰封”“雪飘”更具体更细致的刻画,这里不仅写出雪势之大,而且显示了河山之壮阔,一个“惟”字说明景象的单一性,一个“顿”字说明景象变化的快速,这些用语都是很精确地反映出了客观的实际情况。
群山的山势是蜿蜒曲折的,积雪的群山是银白色的,所以就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是高低起伏的,积雪的高原也是银白色的,所以又像蜡象在奔跑了。这两句雪景的描绘都运用了很恰切的比喻。“蛇舞”“象驰”的写法,把原来都是静态的群山和高原,写成了动态,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特别是“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准确地反映出大雪茫茫,天低野阔,上下相接,一片银白,渺无际涯的景色。你看,当那风雪弥漫之时,天上彤云密布,愈见其低,山峰披着白雪,愈见其高,大雪不停地覆盖群山高原,又产生群山高原扶摇直上的感觉,真好像是“银蛇”与“蜡象”要和上天比比高低那样了。这里的描写,既有真情实感,又有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手法,不仅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外部面貌,而且写出了它的内在气魄。祖国不仅雄伟壮丽,而且生机勃勃,充满奋发向上的气质,是中华民族英勇顽强斗争精神的体现。
上阕的结尾三句,意境又深入一层。用“须晴日”一语转入一个新的境界。一个“须”字,说明所写的情景只有等候才能出现,“晴日”指时间,指雪霁天晴的日子。接着用一个“看”字带出两个描写那时景象的句子。这个“看”字,既和前面的“望”字有所区别,说明现在的是“近看”,是仔细地观察欣赏,也表现了惊羡、赞美之情。“红装素裹”和“妖娆”原都是描写美丽少女的。“红装素裹”指素淡无华的衣着衬上艳红适中的化妆,显得十分大方和漂亮。“妖娆”指少女的婀娜多姿艳丽动人。用这两词来描写雪后的祖国河山,也是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景象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你想,当雪霁天晴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红艳艳的太阳照着白皑皑的雪地,阳光雪色交相辉映,这时的祖国真是艳丽壮观。这里的描写不仅写出雪后的祖国河山更加绚丽多彩,而且写出了革命胜利后的伟大祖国犹如旭日东升、灿烂辉煌。
综上分析,上阕以写景为主。头三句是总写,概括力极强。中间七句是具体描写,形象生动,写得较详。后三句写想像中的景色,写得较略,这十三句中,有概括,又有具体;有详,又有略;有静态,又有动态;有实感,又有想象;有雪中,又有雪后;有比拟,又有象征。毛主席用笔灵活多变,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描绘出了万里江山的雄伟壮丽,从而抒发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鼓舞我们为祖国而英勇奋斗。
二、下阕评论祖国历史人物借以鼓舞当今革命人民为祖国人民为祖国创造无产阶级英雄业绩。
下阕一开头以“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文的描写,总结上文描写的景象,又领起下文,转入对英雄人物的评论。第二句的议论,说明在祖国美好江山中孕育着无数英雄,产生了无数豪杰;无数的英雄豪杰热爱祖国美好的江山,为她所倾倒,为她的更加美好而奋斗献身。一个“引”字,一方面反映出“江山如此多娇”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又是以它转入对英雄精神的议论,说明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无限悠久,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那么普遍和广泛。
上文提到英雄豪杰是无数的,也是总括的议论,要一一来评论无数的英雄人物,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毛主席在这里只能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秦始皇是历史上完成全国统一大业的封建皇帝。汉武帝在位时做了许多巩固统治和增强国力的工作,制止了战国以来匈奴对中国北方的侵扰,扩大了汉帝国的统治区域。唐太宗是唐代的第二个皇帝,是杰出的军事家。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八、九年内先后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整顿内政,形成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他还战败东突厥,解除了外族对北方边境的威胁。宋太祖是建立宋朝的第一个皇帝,他削除唐未割据的藩镇,实行中央集权,结束了五代纷争的局面。这几个人物,从他们对历史所作出的贡献,从他们在武功方面的建树,都可算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但是可惜他们在文治方面都差了一些,因为他们都是封建时代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统治的实质,只能是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只能是对封建主义思想体系及社会制度进行维护和巩固。毛主席在这里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用艺术的语言,很准确地选用了“惜”“略输”“稍逊”等比较性的词语,指出了他们的未及当世英雄的局限性,对他们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一个“惜”字领起,贯穿着这四句。既肯定和赞赏他们的才能,又叹惜和点出了他们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文中举出的历史上四个代表人物,他们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是有所建树的,但是在文治方面差了一些。毛主席指出他们的欠缺,批判了他们的不足。接着又提出了一个在他统治时期征服了许多国家、版图曾扩及欧洲(达俄罗斯的东部及南部),声威赫赫不可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蒙古对国王的尊称,意思是“强大的统治者”)。他虽是“一代天骄”,却也不过是只懂得弯弓射大雕的赳赳武夫罢了。他只讲武功,对文治方面一窍不通,毫不足取。“只识”一词比“略输”“稍逊”更有分量,对成吉思汗的批判显得更有力。
接下来的句子接连铺叙,都是对历史上“英雄”的代表人物的评价。毛主席雄视千古,议论纵横弛骋,语言风格豪放,这些评价指出,这些人物虽然是历史上的“英雄”,但毕竟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凭借武功建立起来的是落后的封建制度。这些封建统治者与当世英雄相比还是稍逊一筹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评价。
批判历史上“英雄”人物是为了衬托下文的“今朝”的“风流人物”,显示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更高大,更完美。
毛主席在这首词的结尾部分,意义更为深广。“俱往矣”三字结束了上文所叙的巳过去的几千年历史,总述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笔力雄健。这样便从古转到了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两句,清楚地表明毛主席歌颂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祖国无限美好的江山经过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建设,将变得更加壮丽雄伟。这两句也清楚地表明毛主席鼓舞和期待着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相信他们会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为祖国统一、繁荣和富强,创造出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这就充分抒发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和豪迈气概。
下阕以议论抒情为主。头两句承接上文的写景转入议论,由祖国江山纵横万里的景色描绘引入对祖国英雄人物的评价。中间七句具体评价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历史杰出人物,这些评价为结尾部分抒发无产阶级的英雄豪情作了充分的铺垫。最后三句是抒发这种英雄豪情的顶峰,是全词的高潮。
三、毛主席这首《沁园春.雪》词的艺术成就:
1、写景、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
虽然上阕以写景为主,下阕以议论为主。但都和抒情紧密地结合。写景是为了抒发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烈赞美之情,议论是为了赞扬为祖国作出贡献的英雄,尤其是为了鼓舞我们为祖国去创造伟大的无产阶级的英雄业绩,透露出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
2、语言精确
毛主席在这首词的语言运用上是经过锤炼的,用得十分确切。像“望”和“看”虽是同义词,但不能移易,如果写成“看长城内外”“望红装素裹”就不妥贴。因前者失去远眺的韵味,而后者则没有了细看的意趣。又如“惜”这个领字和下面的“略输”及“稍逊”均有关联,语气也一致,在表达上既有肯定的一面,又有批判的一面,用得恰如其分。此外如“惟”与“须”,“舞”与“驰”,“引”与“数”,以及“只识”等等,在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它们运用的精妙绝伦、恰当好处。
才华信美多骄,引千古词人竞折腰,毛主席《沁园春.雪》这首气吞千古的词一面世,著名诗人柳亚子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词推为“千古绝唱”,说:“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并非溢美之言。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