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午节是夏季也是一年中最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最具人文情怀和民俗趣味的节日,从古至今,谈论咏唱端午的文章诗歌多如牛毛。别称甚多,除端午外,还有端阳等,多达十余,且个个都有一番说道。端午起源,诸说不一,“屈原说”学界尚存疑义,民间认同则可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
中外有别,差异就是文化。汉民族的节日,除了精神层面的元素以外,还多与一些时令饮食相连,如春节的年饭,元宵节的汤圆,中秋节的月饼等。端午节蕴含丰富,忠诚爱国、矢志不渝、驱邪求吉、争强向上等,此外,它还是美食大串烧。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
吃粽子,蘸白糖;
划船手,打鼓郎,
龙舟下水喜洋洋。
粽子是端午节的饮食符号,梁实秋曾戏称为“粽子节”。现在粽子常年有,且品种繁多,豆沙红枣、蛋黄咸肉,干贝虾米等。我儿时记忆中的武汉粽子,好像简单多了,就是普通的白粽子,里面除了糯米还是糯米,粽子也只有端午时节才能吃到。我至今坚持认为,只有白粽子,才能品尝出那粽叶特有的清香,加料以后,不单是画蛇添足,而且喧宾夺主,这味那料,让它迷失了本性。白粽子吃的时候,蘸点白糖就行了,白糖不影响原味。而且我喜欢吃凉粽,粽子热吃,粽叶味会淡一些。
湖北钟祥石牌有一种小粽子,只用一张箬叶裹成,玲珑可爱,一口一个,个个清香。
民国时期照片“卖粽人看儿子吃粽子” (资料图片)
盐蛋即咸鸭蛋,与粽子并称,以“红心蛋、油黄蛋”为佳,以沔阳州沙湖所产为好。武汉旧俗,用红色索线或绒线编织成小网袋,装个盐蛋,吊在小儿颈上,视为吉祥。一些伢们带到学校,比看谁的盐蛋大,有时还打盐蛋架,相互碰撞,看谁的盐蛋最经打。当然,盐蛋不是铁蛋,结果都是皮开肉绽。大人曾嘱咐“只准(读jǐn)看,不准吃”,此时盐蛋已无看相,尸体还在,佐已个佐已,干脆把它葬送到肚子里。现在,不想吃盐蛋了,只渴望能再来一次痛痛快快的“撞盐蛋”。
有首童谣,很多人小时候都唱过:
芝麻绿豆糕,
吃了不长包。
伢们头上长包,放在现在那是大事,不得了,赶紧看医生,打吊针,用抗生素,说不定还要开刀引流。过去伢们多,条件差,普遍把这都不大当回事,由它生长,等着包“穿头(武汉话,溃疡灌脓至流出)”,然后把脓挤净,撒点药粉或贴块膏药,慢慢就好了。人们还笃信食疗,说绿豆清火,芝麻滋补,吃吃就不生脓包。其实无人在意疗效,那时能吃到芝麻绿豆糕,也是过节打牙祭了。
汪曾祺先生在《端午的盐蛋》中谈到他家乡高邮有个端午风俗“吃十二红”,即端午当日午饭要吃十二道红颜色的菜。武汉无此讲究,但红菜是有的,红苋菜、红虾子、红心蛋,红烧肉,红烧脚鱼等,还有鳝鱼,治(cí,动词,特指剖鱼,一作㓾、魝、刣等)鳝鱼的时候,连手上都是红红的血。清人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卷二“时令”中有描述:
艾糕箬粽庆端阳,
鳝血倾街秽难当。
头扎包巾穿绣袄,
小家儿女马夫妆。
这是叶调元在嘲笑治鳝鱼的小家之女“泼拉(武汉话,多面手,适应性强,泼,pō)”,不过这段描写也有失当之处,热天热事的,这姑娘还穿得住“绣袄”?
喝雄黄酒画王字。五月也叫毒月,蜈蚣毒蛇,大虫小蚁,霸道横行,而雄黄能敌百毒,杀害虫。伢们不能喝酒,就用雄黄蘸酒在前额画个老虎,一借雄黄驱毒,二借猛虎镇邪,老虎不好画,干脆就用“王”字替代。专家说,雄黄有毒,不能饮用,现在基本无人敢喝这酒了,伢们擦抹雄黄也成为旧俗。
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画王字(资料图片)
艾蒿、菖蒲亦是端午主角,有人将其插挂门前,有人用它煎水洗浴等,此风至今尚存:
五黄六月天气热,
五毒醒,人不宁。
请来天师骑艾虎,
百毒不侵过端午。
五黄六月,阴历五、六月;五黄,五月黄梅天。五毒,即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泛指各种毒物。天师,一说张天师,一说钟馗。艾虎,人们将艾蒿扎成虎型,据说这是天师座骑,而菖蒲似剑,则是天师宝剑。艾蒿有多种药用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孟子·离娄章》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湖北的蕲艾质量最佳,最为有名。
端午最盛的民俗活动当数龙舟竞渡, 其历史久远。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观之。”
民国时期,武汉龙舟竞渡照片(武汉档案馆资料图片)
1923年10月,中华书局出版了黎锦晖、吴启瑞、李实搜编的《中国廿省儿歌集》,其第四集第3页中,载有在黄鹤楼上看龙舟竞渡盛况的童谣:
黄鹤楼,层层高,
雕梁画栋耸云霄;
玎玎珰珰响玉敲,
来往游人好热闹。
白纸扇,手中摇,
手扶栏杆往下瞧,
雕龙舟,水面飘,
河里龙舟又来了;
小小船儿两把桨,
扯起篷来下湖广……
武汉市馆藏资料,1936年5月28日,聚兴诚银行汉口总行周报记载:“龙舟竞赛:废止已久之龙舟竞赛(经党政当局之提倡改名民众划船竞赛大会)于二十八日在襄河中正式比赛。与赛之船汉口汉阳共三十二艘,最长大者为九丈七尺,最短小者亦二丈余。划手每船最少者二十八人,最多者一百六十余人。船身一律作龙形。十二时半起赛,下午三时半始毕。冒暑观众不下十万余人,盛况堪称空前云。”
1936年5月28日,武汉龙舟竞渡记载 (武汉档案馆馆藏资料)
上述文字信息:
1、民国武汉地方政府曾经禁止龙舟竞渡,后来换个名目恢复了;
2、举办地为汉江(襄河),除水文因素外,还方便三镇民众观看,亦与上面童谣描写是一致的;
3、对各队参赛人数,龙舟大小并无统一要求,这个倒是第一次
听说;
4、深受民众欢迎,观者如云。
在武汉,还有儿童游戏划龙船,这是模仿赛龙舟的一个比较简单的群体游戏,可单独玩,亦可组队比赛。
每条龙船四至五人,双手搭在前面一人的双肩上,踏步向前,要求踏出节奏来。领头人在前面负责喊口令:
划龙船,划、划、划,
左手划,划、划、划,
右手划,划、划、划,
双手划,划、划、划。
后面所有人必须按指挥动作统一行动,说“划龙船”句,双手不离肩;说“左手划”句,右手搭肩,左手划船;说“右手划”句,左手搭肩,右手划船;说“双手划”句,双手离肩作划船状。如果有人跟不上节奏或步伐混乱都算犯规。
徐焕云《摇摆手,家家屋里走》第40页,载有一首“划龙船”的童谣,里面提到了诗人屈原:
一二三、一二三,
过端阳,划龙船,
一划划到汨罗潭,
救起了诗人好屈原。
儿童游戏《划龙船》(司锋 绘图)
一个端午不够玩,武汉旧俗还有五月十五大端午。1822年范锴《汉口丛谈》“楚俗以五月望日为大端阳节……”,“自朔旦起,至十八日止,鼓钲爆竹,灯火喧阗,昼夜不辍,处处皆然。”朔旦,农历初一日早晨。肖志华、严昌洪主编的《武汉掌故》第438页:“所谓大端阳节……是从五月是恶月的观念衍化出来的一种驱瘟疫赛会。有的地方称为龙船会,有的地方称瘟火会……清代汉口亦盛行大端阳节。”
有关大端午节民俗文化研究论著很多,如夏日新的《大端午节与逐疫》等。
湖北秭归等地竟然有三个端午节,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写到末了,又想起一首端午童谣:
又是龙船又是会,
又是家婆六十岁。
这个现在还有人念起,常比喻“好事连连”或“事情都挤到一堆来了”。
【关于我】
彭翔华,男,1954年生于汉口六渡桥与铜人像之间的古三皇。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非遗项目“武汉童谣”湖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致力于武汉童谣、武汉儿童游戏的收集、整理、考订、研究、传承工作,出版专著有《武汉民间童谣辑注》《武汉歌谣故事》《武汉童谣纵横谈》《武汉民间儿童游戏与童谣》《武汉民众乐园故事》《大城小巷》等,《武汉民间童谣辑注》荣获湖北省第十届“屈原文艺奖艺术奖”。
“彭翔华讲汉味童谣”,为你解读,趣说武汉老童谣,以及与之相关的武汉老儿童游戏、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轶闻故事、方言俗语等。
小编推荐: 端午节文章朗诵(端午节诗歌朗诵会举行)五月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分享初中举行红五月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活动通知(尝端午粽香,品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