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民主法治建设
一、世界古代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1、种姓制度:保护古印度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制度,是古印度文明象征。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象征。
3.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年满20岁男性可以参加。本质上是奴隶主民主,奴隶、外邦人、妇女被排除在外。
4.《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编撰,由《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篡》、《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构成,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法制建设
国家
|
名称
|
时间
|
内容
|
意义
|
英国
|
《权利法案》
|
1689
|
用法律形式限制国王权利
|
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
美国
|
《独立宣言》
|
1776
|
宣布人生而平等,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布北美脱离英国独立
|
标志着美国诞生
|
《1787年宪法》
|
1787
|
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
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国;三权分立,形成民主共和制。
|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862
|
林肯政府颁布,宣布南方叛乱地区奴隶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
调动黑人奴隶参军作者积极性,扭转北方军队在战场的被动局面。
|
|
罗斯福新政
|
1933
|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和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
|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
法国
|
《人权宣言》
|
1789
|
宣称人生来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法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拿破仑法典》
|
1804
|
|
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
|
俄国
|
农奴制改革
|
1861
|
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但要出钱购买份地
|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法治进程
事件
|
时间
|
评价
|
巴黎公社
|
1871
|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十月革命
|
1917
|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苏联新宪法
|
1936
|
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模式)形成
|
四、中国的专制与法治
1、古代专制制度
(1)战国: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君主赏识。
(2)君主专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改称皇帝,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清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中国近现代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事件
|
代表人物
|
主张
|
评价
|
1898维新变法
|
康有为 梁启超
|
实行君主立宪制,建立民主政治制度
|
以失败告终,但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
1911辛亥革命
|
孙中山
|
三民主义
|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
1915新文化运动
|
陈独秀 李大钊
|
前期民主科学 后期马克思主义
|
冲击封建思想道德文化,促进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
|
3、新中国民主法治
政治协商制度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真正反映人民的利益
|
文化大革命
|
1966-1976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
|
改革开放以来
|
平反冤假错案,依法治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五、启示
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趋势;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合法利益
专题二 古今中外的对外交往
一、中国古代史上的对外关系
时期
|
事件
|
概况
|
西汉
|
丝绸之路
|
张骞出使西域;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
唐朝
|
鉴真东渡
|
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
玄奘西行
|
唐贞观年间,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以亲身见闻撰写《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
明朝
|
郑和下西洋
|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了解和友好往来
|
戚继光抗倭
|
抗击东南沿海倭寇,抗倭名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
清朝
|
闭关锁国
|
厉行海禁,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起过一定自卫作用,禁锢人们思想,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
抗击外来侵略
|
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康熙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
二、中国近代对外交往
时期
|
事件
|
概况
|
清朝
|
鸦片战争
|
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60,英法联军进逼北京,火烧圆明园
|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
|
八国联军侵华
|
1901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民国外交
|
巴黎和会
|
1919年,会上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
华盛顿会议
|
1922年,会上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
|
《联合国家宣言》
|
1942年签署,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
雅尔塔会议
|
1945年召开,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侵犯
|
三、新中国的外交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
|
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50年代成就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提出
|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近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内容
|
互相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
影响
|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
万隆会议
|
史实
|
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
影响
|
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
||
70年代成就
|
重返 联合国
|
史实
|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
影响
|
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是外交的重大胜利。
|
||
中美建交
|
背景
|
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
过程
|
(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
中日建交
|
史实
|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
影响
|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
||
改革开放以后
|
成就
|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表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
影响
|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四、中国外交认识
1、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实后盾,发展才是硬道理。
2、我们该怎么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发奋读书,振兴中华。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