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答案
1.(1)①土地改革 ②工业化
(2)①1953
②集体化 社会主义
③1955
2.(2)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答案
1.(1)1954 公方
(2)定息和平过渡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
1.1956
2.(1)私有制 公有制
(2)社会主义
高效探究导学知识点一第1题答案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历史事件:图一为土地改革,图二为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农业中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难以解决生产中的许多问题,影响了生产的发展,使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变化:由一家一户分散的个体劳动到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集体劳动。
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3)由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制。
(4)党和政府根据国家实际情况制定农村政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高效探究导学知识点一第2题答案
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年。
(2)方式:公私合营。
原因:资产阶级曾经是社会的剥削者,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尖锐的矛盾。因此,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让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才能实现将“资本主义剥削者”改造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目的。具体内容: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3)政策:赎买政策。
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原因:这是由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本家坚持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支持人民民主政权,拥护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家拥有管理经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等。
高效探究导学知识点二答案
(1)“第一件大事”指新中国的成立;“第二件大事”指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2)历史意义: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祉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3)实质:对生产关系的改革,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联系:“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的;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