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第一题答案
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这次战争,鲁国能以弱胜强,仅仅是因为曹刿有军事谋略吗?曹刿问鲁庄公“何以战”,鲁庄公应当回答他有关兵马装备方面的数字,然而似乎答非所问,曹刿却说“可以一战”,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鲁国能以弱胜强,不仅仅是因为曹刿有军事谋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的决定因素在于民心。鲁庄公也知道自己国家的军力弱,未必能战胜齐国,他先寄希望于贵族近臣的效力,然后又寄希望于神灵的庇佑,最后说出执法公平。而曹刿正是从最后一点看出鲁庄公能得人心,所以说“可以一战”,决定帮助他。
《曹刿论战》第二题答案
下面两句话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神态?谈谈你的看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既克,公问其故。
1、在曹刿看来,那些位高禄厚的权贵们只知道贪图享乐,不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心上,当强敌压境时,不可能有什么深谋远虑的取胜之术。当他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时,一定会流露出鄙视的神态。
2、弱小的鲁军把强大的齐军打得大败而逃。作为主帅的鲁庄公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能打胜仗,说明他根本不懂军事。当他向为自己出谋划策的曹刿“问其故”时,一定是神态迷惘,模样很是好笑。
《曹刿论战》第三题答案
课文中有些词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例如: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请解释这四个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并将这四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牺牲,古义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用来比喻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译文:祭祀用的牲畜、玉器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如实禀告神。
2、狱,古义是案件,今义指监狱。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根据实情处理。
3、可以,古代汉语中‘可以”在多数情况下要理解为副词“可’与介词“以”的连用,是“可以用来……”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可以”是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译文: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4、再,古义是“第二次”或“两次”,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减,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竭尽了。
《曹刿论战》第四题答案
背诵课文。
《曹刿论战》是按战前、战场、战后的次序写的,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是曹刿和鲁庄公,敌军是齐师。记住这几点,对背诵课文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