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点击下方QQ发送“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就可以免费领取《高考地理核心考点》了!
(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及其防治
①地震
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四个地震多发区分别是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地震带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地震灾情特点:总体特征是东重西轻;因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
防御措施:震前做好防震准备;震中注意避震;震后做好自救和互救。
a.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b.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②滑坡、泥石流
成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总结: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a.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b.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c.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d.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时间分布特点: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时更多。
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后果:摧毁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工程及矿山等。
防治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监测预报);建立预警机制;保护和恢复植被,建设护坡工程(工程措施);制定应急方案,及时转移人员(非工程措施);政府采取应急救援措施等。
★规律:分析某地泥石流多发时,一般要从地质、地形、气候、植被四方面进行,即地壳运动活跃、岩层破碎,以山地地形为主、起伏不平,降水丰富,且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地区,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防御
①台风
原因: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而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发生的时间:主要发生在盛夏至秋初。
空间分布特点:沿海、南方发生频率高。
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提示:台风也会带来有利影响,如带来降水,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②寒潮
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寒潮影响,发生频次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
③干旱
分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
成因:a.降水——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b.水资源——水土资源分布不均;c.社会经济——工业、农业用水增加。
★总结:华北地区干旱的成因。
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播用水量大。
防治措施(开源、节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④洪涝
分布特点:东都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夏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受特定天气系统影响,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如锋面、台风);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泥沙淤积。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湖泊淤塞;围湖造田、挤占河道。
治理措施: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监测预报);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加固大堤(工程措施);制定应急方案、防洪保险等(非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