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评价一个地区资源开发条件模式
从资源的丰富程度、交通的便捷程度以及距消费市场的远近等方面进行评价。
(2)区域环境污染的防治模式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科技,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三废”的治理;加强环境管理;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流域开发的条件、开发建设内容、综合治理措施
①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如: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②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a.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b.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
c.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d.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e.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f.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③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对河流污染的治理:a.关闭污染较重的小工业;b.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c.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d.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
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a.建立自然保护区;b.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c.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d.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