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题答案
课文里,鲁迅记叙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许多趣事。如果你把自己看做鲁迅的同学,你在那种情境下最喜欢做哪些事?为什么?
示例:喜欢画画儿,描绣像。因为既可以学习画画儿,又可以欣赏精彩的故事情节,了解很多课外故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题答案
围绕下列问题发表看法,说明理由。
1.长妈妈的故事有怎样的情趣?
2.寿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3.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
1.让人觉得新奇,既想听,又有点害怕,给百草园抹上一层神话的色彩,增添了神秘感。
2.寿先生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比较开明,对学生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
3.三味书屋用的还是当时通行的教学方法。老师教,主要是用个别教学的方法,把学生叫到自己身边听讲,就是课文中说的“上生书”。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但有一些陈腐、艰深的东西,不管学生懂不懂,一律叫学生朗读、背诵。鲁迅希望能有一种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比如除了学习书本外,还要让儿童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各种活动、给儿童讲故事等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题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句,回答问题。
1.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吃何首乌根并不能成仙,句中的“于是”表示上当受骗吗?为什么?
2.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才”“就”表示自己懂得了正确的道理,从此认真学习了吗?为什么?把1、2两处文句联系起来,你看到了什么?
1.不表示上当受骗。这里的“于是”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也就是说,由于听了这样一种说法,出于儿童的好奇心理,就去拔何首乌了。
2.从全文的内容看,“我”的学习态度是比较认真的,如课文中说“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说明“我”从早到晚都在学习。“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说明先生对“我”放心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说明了“我”学业上的进步。但这并不能阻止“我”玩耍,比如到书屋后的小园去折蜡梅花、寻蝉蜕、提了苍蝇喂蚂蚁;再如在老师读书入神时画画儿等。
把1、2两处的文句联系起来看,说明儿童有着好青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教师应该满足儿童合理的愿望,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不应粗暴地扼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四题答案
背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一段。
提示:背诵时应注意写作顺序,如按春、夏、秋的季节顺序,动、植物的描写顺序等进行背诵会记忆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