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氧呼吸三阶段的比较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场所 | 细胞质基质 | 线粒体基质 | 线粒体内膜 |
反应物 | (葡萄糖) | (丙酮酸)+ | |
生成物 | | | |
形成ATP数量 | 少量(2个) | 少量(2个) | 大量(34个) |
与氧的关系 | 无关 | 无关 | 必需氧 |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对比
|
| 有氧呼吸 | 无氧呼吸 |
不同点 | 场所 |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 |
条件 | 需氧和酶 | 不需氧、但需酶 |
产物 | | 酒精和或乳酸 |
能量 | 大量(合成38个ATP) | 少量(合成2个ATP) |
相同点 | 联系 | 葡萄糖分解力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
实质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
意义 | 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3.影响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
①曲线
②解读
温度主要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③生产生活中应用
a.冰箱中果实和蔬菜的保鲜;
b.大棚蔬菜栽培时,夜间适当降温,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2)浓度
①曲线
②解读
浓度为零时只进行厌氧呼吸;浓度为零以上10%以下,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需氧呼吸。
③生产生活中应用
a.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细菌的厌氧呼吸
b.作物栽培中的中耕松土,保证根的正常细胞呼吸
c.提倡慢跑,防止肌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
d.稻田定期排水,抑制其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乙醇,防止乙醇中毒、烂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