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18)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18)

时间:2015-02-26 作者:谢冰清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三、图文结合,理解类容。(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1.精读课文,互动学习。

 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问:“作者跑出去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请同学们细读以下两段话。”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再争议。

 教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莲花?

 学生b:“看到了全部绽开的荷花!”

 老师:“是吗?”

 学生c:“老师,应该说是形状各异的荷花!”

 老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让大家听听。”

 学生d:“作者先写叶,再写花。写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大圆盘。写花,分类写。有的已开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绽开了,有的才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老师“说得很好!那位能否把叶子的形状特点和花开的三种类型再简练一下?”

 学生:e(举手):叶子的形状是“密”,形状是“圆”。

 学生f(举手):写花有三种类型;半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骨朵)。

 老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十分恰当!请大家在想一想,作者用什么的手法或者说方法将这荷花写得如此神妙,形象,逼真?”

 学生g:“作者写叶时,用运了比喻的手法。”

 老师:点头赞许。

 学生h“:作者写荷花时是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写的。”

 老师:点拨归纳。“这两位归纳的真是准确!老师认为作者写得如此传神,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细节描写更精彩!清同学们把描写动作和神态的词或者句子画出来!”(细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看起来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

 学生i:(疑问)“荷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是描写荷花的动作还是神态?

 老师:请全班同学思考!“荷花像大圆盘,荷花挨挨挤挤。”是什么描写?又是什么修辞?

 全体学生:(异口同声)神态,既是比喻又是拟人。”

 过渡质疑,学习第3,4自然段。

 老师:“如此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画卷,我们是怎么感想的?凭着自己的想象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j:“我想象自己成为一名画家,描绘着美丽的景色……”

 学生k:“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条小鱼,在这碧绿的帐篷下自由的穿梭……”

 学生l:“我想自己变成一名摄影师,留住这动人的瞬间……”

 学生m:“我想象自己和青蛙为朋,蝴蝶为友,与荷花永结成姐妹,翩翩起舞……”

 学生全体:(哈哈大笑)

 老师:“说得好,说得妙!此种感想就在下两段,请集体朗读!”

 学生全体:(“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