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心得体会 > 千课万人语文学习心得

千课万人语文学习心得

时间:2015-01-19 作者:黄涛 分类:心得体会 来源:书通网
千课万人语文学习心得一:听“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心得

此次杭州之行,总觉得脑子里装得满满当当,却总理不出个条条框框,心里恍恍惚惚的,说体会,说收获,谈不上,只留下一些只字片语。下面就谈谈此次杭州听课之行的一点琐忆。

一、返蹼归真,让学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千课万人”这个活动是国家级的教研活动,它所体现的“生本课堂”将引领了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从这次活动,让我隐隐地看到语文教学应返蹼归真,让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本次活动中安排了古诗《枫桥夜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文言文《杨氏之子》、《已死的母熊》、《宋定伯卖鬼》以及孙双金执教的《儿童论语》、蒋军晶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周益民的《绕绕绕绕复绕绕绕》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它在指明方向,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语言的课堂,我们要回到古代,去感受古文的韵味,精炼而蕴味十足,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有意蕴。季羡林老先生曾说:“小学生必须会背100首古诗,50遍古文”。我认为让学生熏陶在传统文化中,去感受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语言魅力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大师的课就像是海市蜃楼,它扣人心弦,让人身临其境,如心灵的一次旅行。

课之大气是只可远观而不可效仿也。

(一)如王菘舟老师上的《枫桥夜泊》,他那深厚的语言功底,那深情的演绎,深深的吸引着学生,那是一节意味深长,韵味十足的课,王老师由“钟声”离析出“愁眠”,由“愁眠”逐步添加出“看到”之景,“听到”之声,“感到”之情,层层拓展,终于“剥”出了一个“对”的蕴意。又以层层淡出层层擦去(板书的字)点拔出与“钟声”一起消失的愁眠,让“钟声”化解了“愁眠”,给全诗抹上了温暖的亮色,给课堂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如窦桂梅老师的《宋定伯卖鬼》,窦老师以自已澎湃的热情和写实的教学营造母语力场的非凡能力让我震颤,选择这么长的一篇文言文进行教学,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窦老师从几乎逐字逐句的教读、解释开始----抱而扶,扶而放,到出孩子充满语感的朗读,再到孩子准确灵动的解释,然后到孩子自由舒畅地议论,窦老师就是这样,脚踏实地,完整连续,咬定青山不放松,由学生开始的俘游散乱到后来的各抒已见,从开始的东张西望,到后来的无不动容,窦老师用她的心血、肝胆和智慧浇灌并照亮的,岂止是那些学生呢?

(三)如贾志敏老师的《卖鱼的人》。贾老师的课堂严谨,简洁,一言一句,一字一句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极度关注,是贾老师教学的一贯风格,在课堂上,贾老师时时刻刻在规范学生的语言,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他都有严格的要求。贾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读,在反复朗读的同时,归纳梳理出一条课文主线,再根据这条主线补充内容进行叙述。如:让我疑惑的是______,平常我买鱼是_______,而他却_____。又如:诚信是______,如果不讲诚信会_______,我们应该_______。

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使课文的人文因素,很自然地得以渗透,这种渗透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很好的统一。

什么是大师?一位现代作家认为,大师就是那些下最深的功夫研究,用最浅显,最简洁的语言表达研究成果的人。我觉得,大师的课是百听不厌的,即使同样的课再听一遍,也会津津乐道。

三、“生本课堂”的展示

何为生本课堂呢?王菘舟老师说:“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更是以生命为本的课堂。唯有真正为了师生生命的发展,以生命促成生命,并最终成全师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才是我心中的生本课堂。”周一贯老师说:“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具体地说就是依靠自主学习,激发主动学习,以实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课堂。”在本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