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数豆子教学反思

数豆子教学反思

时间:2014-08-08 作者:李燕飞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一:数豆子教学反思

《数豆子》是北师大版一下数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中第二课时的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会读写、估算一百以内的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入估计活动,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我在处理这个环节时,采用的是:教师抓一小把豆子放进透明的一次性杯子里,然后把杯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投影出来,让学生猜一猜杯子里有多少颗豆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纯粹是“瞎猜”,答案是五花八门。针对这五花八门的答案,到底谁猜的是正确的呢?我又引导孩子们一起数杯子中豆子的颗数,数完之后判断谁猜得准,及时给予表扬。接下来,让孩子们想想办法,让自己的猜不再是瞎猜,猜出来的结果能和实际数出来的结果更接近一点。在师生共同讨论下,我们发现在猜的时候如果能找到一个与之相对比的参照物,猜出来的结果相对就准确的多了。在接下去的课堂中就是让学生运用刚才师生共同讨论出的 方法对老师每一次出示的杯子中的豆子颗数进行猜测,此时的猜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估一估了。

从表面上看,这节课也顺顺利利地上了下来,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发现真是漏洞百出,还有很多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改进的:

首先,在本节课中,数豆子就浪费了老师很多精力,因为豆子本身比较圆润,在实物投影仪上容易滚动,若把豆子都换成瓜子或者其他的物品,就不会出现在实物投影仪上乱滚的搞笑场面。

其次,在让学生“瞎猜”杯子里有多少颗豆子之后,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我们来数一数,对刚才的猜测进行验证,若改成把问题抛还给学生,让学生想一想该怎么办?善于思考的小朋友就会重新思考这个“猜”,就有部分同学由“瞎猜”转换成“有方法的猜”,或者也有同学会想出直接数一数的方法。针对“有方法的猜”,此时就可以直接让这部分同学来介绍他们猜的方法,而不用在后面的教学中师生共同讨论(实则是老师唱独角戏引出这“有方法的猜”)。针对想出直接数一数的方法,我们在一起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点“小插曲”:把豆子倒在实物投影仪上的时候豆子本身比较会滚动,数的时候豆子也会在老师手的拨动下任意滚动,有时候数过的会滚到没数过的豆子一起,有时候没数过的豆子又滚到了数过的豆子一起。这时候让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么把豆子数清楚。出于孩子们的天性,他们肯定对此很乐意,此时就可以记录下孩子们中比较好的想法。比如数好一部分先放入杯子,再数一部分放入杯子,此种方法就渗透了今后百以内数的加法;再如十颗十颗数,数后分别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此种方法中又包含着数的组成知识等。


反思二:数豆子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过去的数学,对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重视的适读,写数的技能训练,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基础,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100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重要基础.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个年龄儿童的特点就是爱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过去的数学中,教师过多地强调示范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模仿的.如今,我们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让学生心神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