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等可能性教学反思(3)

等可能性教学反思(3)

时间:2014-08-23 作者:罗思慧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生成的课堂,需要我们丰富教育底蕴,活跃教育机智。只有不断的充电,丰富自身的数学素养,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


反思四:等可能性教学反思

一、遵循《标准》,注重实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概率是研究不确定现象(随机现象)的科学。随机现象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试验,其试验结果不确定,以至于在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但大量重复试验,其结果会出现一定的规律。概率学习的一个首要目标是使学生不断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而这需要学生在亲自试验中,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不断体会。本节课中我突出了这一点,学生在游戏公平这一主题下,通过抛掷硬币的活动和计算数学家的数据,明确了抛掷硬币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所以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放先开球是公平的。从而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二、从儿童兴趣心理角度设计教学。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最好是把儿童的学习变成游戏似的,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本节课,为了使学生已开始就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我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足球比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教学实践印证了我的想法,一上课,学生的兴趣就迅速地被激发起来,大家在抛掷硬币中开始从感性上感知“等可能性”的乐趣。然后,再用几个活动,如:转盘游戏、掷色子游戏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感知了“等可能性”的知识,知道了只有“获胜的可能性相等时游戏才是公平的”。教学至此,学生体验到了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并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学生的理解从感性过渡到理性,显得顺理成章,轻松自如。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教学。  

每堂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本节课,我以合作学习为主线,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运用游戏法来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p#副标题#e#运用直观法使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观察,运用实践法让学生反复参与试验,运用分析法让学生进行猜测,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等等,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讨论“抛掷硬币”的问题中,大多数学生凭直觉认为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次数是一样的。当教师追问理由时,有的学生认为,硬币质地均匀,形状对称,投掷时任何一面出现的可能性都应该是一样的。而有的学生则提出“不信可以试试看”,以保证他的估计不会错。要证实硬币的质地均匀,形状对称是件困难的事情,而投掷100次,甚至1000次硬币却容易得很。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不自觉地采用了不严格的归纳方法,而正是这种实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接受归纳推理和实验证明,而归纳推理和实验证明在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研究规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五、不足:

1.第一个抛硬币的环节目标落实不到位,没能体现“小组抛掷的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抛掷总数一半的差异有大有小——全班抛掷的正面朝上的次数接近抛掷总数的一半——数学家抛掷的正面朝上的次数非常接近抛掷总数的一半”的思考过程,学生对“抛掷次数越多正面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抛掷总数的一半”理解不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