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4)

时间:2014-08-11 作者:钟凯澎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一句珍重,祝愿给了谁?——对重点考点的处理

因这首词的重点、考点都在下阙,我于是对下阙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下阙首句因省略主语“月亮”,导致一部分学生理解困难,一个理解能力较高的同学给大家解释出来以后,其他学生顿时豁然开朗。这句词不但描写月亮,而且月亮位置的移动还表现出时间的变化。接着根据经验,“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中的“事”和“长”很容易误写成“时”和“常”,“千里共婵娟”中“婵”误写为“蝉”,我在学生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特别作出强调。对重点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我则直接出示答案让学生批注在书上。因为很难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和作者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最后我向学生推荐作者在密州的另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来加深学生对作者豁达胸襟和人格魅力的认识。我个人认为这首词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比《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更容易理解。但苏教版是主题合成单元所以只好勉为其难。

诗词教学应该是以读为主的,而我闲浪费时间并没让学生多读这是本节课的不足。这首经典的中秋咏月词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稍有难度,我在教学时都“心有余悸”唯恐理解不全,真可谓“高处不胜寒”!因此对这首词重点考点我怕“劳生费事”却收效甚微而采取填鸭式,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和遗憾。


反思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有着极其丰富深广的意蕴,它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孤高旷达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晴圆缺中阐明人生哲理,贯穿着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而独到的思索,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永恒魅力。

如何上好这堂课,让学生在无限趣味中领会词的意境呢?我设计了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诗歌内容。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读作品的节奏韵味。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重点定位在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感悟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教学环节分四步走:1、导入,2、感知,3、理解,4、 感悟。现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如下:

导入:通过交流传统的古典诗词描写月亮或月光的诗句,感性地体会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月亮或月光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为理解本文作者的情感铺垫。可惜没有多媒体,不然,可配上古筝音乐和画片,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学生当然兴致高昂了。

感知:这环节我设计了两步,1听课文配乐朗读。掌握本词的基调并进行朗读指导。2自由朗读。提出不理解的字词,积累文言字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但学生程度不高概括并不全面,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读了小序,抓住“兼“字,存疑。过渡到下一环节。

理解:这环节我觉得亮点有三,1此处进行作者及背景介绍,为理解作者情感服务。2上阕指导学生抓重点字“欲”、“恐”,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学下阕,培养能力。3齐读全词,归纳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培养概括能力。

感悟: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词初名曲、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好的音乐和文学都能震撼人的心灵,我播发了王菲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学生们听歌时专注的眼神和微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还是非常喜欢这首歌的,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但在课堂中,我认为在“读”这一环节还做的不够,总害怕课堂任务完不成而偷工减料,急于求成,显得有点仓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中最核心的一个方面,但朗读不仅仅是教师一声令下,大家张嘴就念这么简单,在今后教学中,我年个应努力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提倡“美读”“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