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伶官传序教学反思(2)

伶官传序教学反思(2)

时间:2014-07-31 作者:罗俊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给了学生半小时时间根据课下注释和同步练习指导自己阅读,检查时发现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课文涉及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觉到很纷乱。有一些感觉到只看懂了字面意思,并不明白作者的用意。普班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题目是《伶官传序》却几乎从文中看不出来哪里有伶官出现?”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相关背景,尤其是后唐庄宗之所以身死国灭的历史原因。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会懂得作者写这篇“序”的意义。

为此,可以在预习设计里通过一定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了解背景,并通过背景来理解作者的写法。

二、一些学生仍然不知道所给问题指向的范畴。比如,表达方式都有哪些,写作手法都有哪些。这些本来是一个初中生应该有的知识积累,可是这两个高中理科班的学生竟然有很多人搞不清楚。

那么,以后应该就课文内容多加规范的设问,让学生首先明确每一个问题所指向的回答范围,这是解决一个问题的起码前提。

而其后的几篇文章,其篇幅都更长,难度也大一些。必须强调学生预习,这样才可以节约上课的时间。而且必须给出学生明确的预习问题、预习方法,这样上课的效果才会更好。


反思四:伶官传序教学反思

本周二下午第二节课,我在高二二班完成了《伶官传序》的课堂教学。作为本次全过程评优活动的“同课异构”,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的确是费了一些心思的,自己感觉收获不少。

首 先,这次选了一篇文言文来上公开课,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因为文言文难以出彩,容易陷入到对文言知识的梳理,对文意的讲解中,使课堂沦为一言堂。老师细细 讲,学生快快记。课堂会很传统,甚至死板。所以,我想将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方法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领悟主旨。但是,若直接引到分析层面,又显得像是空中 楼阁。学生没有对文意的理解,如何赏鉴写作手法呢?思考了好几天,也查阅了大量资料(包括十几种教案和近十种课件资料),最后我决定采取“课前预习+学生 自学+课堂检测”的方式来处理。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还是有效果的。既保证了课堂环节的严密,有使得时间分配更合理、教学重点更突出。

其 次,汲取了去年的教训。去年的公开课,我的时间把握上出现了问题,导致课堂前松后紧,效果不佳。当时我认为是因为只带一个班的课,没机会先试一遍的原因。 后来才想明白,无论哪个班的学生都不是给你用来试验的,只能说我的教学设计不够严密。所以,这次的教学设计我自己事先默练了几遍,并将各环节时间标注上。 实际上课过程中时间的把握也基本到位。

第三,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相信学生。一开始,我对于在理科班上这样一节文言文的公开课心里是有点 忐忑的。但由于预习要求的明确、自学方式的指导,学生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我个人很满意。我也感觉到,其实教学氛围的好坏,教学效果的好坏,都与教师备课中的 细致深入与否密切相关。真的是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教师进教室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学生不负责任。

第四,这次的课件制作花了些心思。首先是画面的选择力求与本课内容切合,不花哨也不死板;再者是各环节都用一句诗文名句点缀,凸显语文学科特点;第三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整体设计思路清晰,结构较为严密。

同 时,我自己也对这次课感到两点不足:#p#副标题#e#一是教师讲解仍然显得偏多,学生参与的程度仍显不足,未能完全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改理念;二是各环节的衔 接语言存在不够精细的地方,可能给人以较为随意的感觉,同时各环节的时间分配上还可以再作调整,“练”的环节应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