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摘桃子教学反思(2)

摘桃子教学反思(2)

时间:2014-07-19 作者:张元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2、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数学思考——平均分。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传授和输出的结果,而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情景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如果说以往的概念教学,教师侧重于直观演示,通过举例证明理解概念的含义,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课堂教学要有“质”的变化。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媒介”,它对教学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学中,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我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分桃子、分鱼、分智慧星……还设计了变式练习,辨析“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练习,在小组练习“分智慧星”的活动中,引出了有余数除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由“分一分”——平均分——有余数除法。

3、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数学概念是生活现象的“数学化”,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针对低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没有把现成的除法意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后,及时设计了一些操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摆一摆、分一分”,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体验“平均分”。让学生在做中学,抓住不同物体的“平均分”,既培养了数感,又强化了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与传统教学相比,整个课堂教学看似淡化了“除法的概念”教学,实际上却在“核心”处加以“引导”,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教师真正成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课堂教学这个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运动场”,使学生的思维由“无序”到“有序”,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力求营造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帮助学生“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从引导开始起“跑”(分一分)——有目标的进行跑(平均分)————最后水到渠成(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反思三:摘桃子教学反思

《摘桃子》这一课是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的一个综合应用。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我先上了这一课,再去听了多媒体教学的这一课。感觉在很多细节上值得学习。首先,我发现这节课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得很流畅,每个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像是用一根线将珍珠穿了起来。思考问题很细,我们经常容易忽略的问题,而主讲老师不会轻易放过,而是找着一个疑问点,通过适时引导,将问题深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深度、宽度。使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遇事爱问一个为什么。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我觉得,要想使自己有进步,须得认真钻研教材。将教材的每一题、都细细研究,每一部分的内容的训练点在哪里,和前后知识有什么联系。学生的疑问点在哪里,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琢磨。怎样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除了培养学生的联想的思维品质,还要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辩解,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只有通过不断的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学生的主动思考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会艺术地提问,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的问题。要思考的问题可真多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