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3)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3)

时间:2014-07-18 作者:谢耿萍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教学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四点:

1、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可能性》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堂课一开始,设计了 “学生在哪个口袋摸奖”这一场景引出课题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学习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我安排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参与抽奖,让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而自己用所学知识去揭开这抽奖的奥秘。

3、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要创造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因此,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设计“抽奖转盘”,促使学生调动生活中的所有经验和所学的“可能性大小”知识,将其融入设计转盘的活动中。我想当数学与生活携手共进的时候,我们的数学也就拥有了活力、拥有了生机。

4、跨越学科的局限性我在巩固练习当中就设计了让学生根据成语写出它说隐含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让学生明白我们的所学课程不是单一的,而是兼容性的,即所谓的语文里有数学知识,数学里也会有语文知识。这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只是个协作者。整节课,学生都表现的很好,教学也起到了预想的效果。但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在我板书的分数中,十分之六写在了十分之五的前面了,还有就是课上得不够厚,容量不够。

教学真的是件憾事,细细反思起来,总有需要改进的东西。今后,我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细节,争取把课上得更好。


反思四: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学校派我参赛城区片的数学研讨课。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参加工作十多年,很少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这不仅能听到很多优秀教师的课,而且对自己来 说,是一次历练。接到任务后,我高兴,但也很茫然。因为没有参赛的经验,我连选什么内容都没底。为了照顾教学进度,降低难度,我便选了(苏教版六年级数学 上册第8单元)《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第一课时,勉强确定了一个目标。

确定好课题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没有一刻轻松过。看着教 材上的几幅插图,几个分数,我再次茫然起来。这似乎也太简单了一些。我该怎么教,到底该教些什么?这是没有人能帮的了的忙。没办法,只好从教学参考书开 始。在书中我找到了整个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安排,再联系自己四年级时教学可能性的情景,感觉有点熟悉了;也是从书中我找到了一句不太明白的话——通过教学, 重点是让学生由对可能性的大小的定性描述过渡到定量刻画。后来还是我的舅母(一位曾经教过高中的数学老师)给了我最好的解释。根据这两个所得,我做了一个 教学设计:猜球——摸球——新授——练习。试教后,我的团队在给我鼓励的同时也给我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这节课开头好玩;练习多了些;板书太凌乱。 我知道,如果说一节数学课只停留在好玩阶段,那与庸俗没有什么区别。由于课堂缺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后面就多出了不少的练习。板书的凌乱则暴露了我平时上 课时板书太随意的陋习。和我一同参赛的语文老师——段刚老师的试教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心里真的好气馁,但我知道不是后退的时候。当自己静下来的时 候,我拿出数学大纲细细的研读起来。读完后,有了一点新的想法。尽管大纲中涉及概率的讲解极少,但我发现在中学的概率学习中学生会接触概率出现的频数问 题。我便尝试着把这个知识融入到了教学设计当中,先把原来的摸球游戏增设了几个问题:1)袋中有两个球(一红一黄),任意摸一次,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 之几?学生先猜想,然后实践。2)如果把球放回,再摸一次,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学生先猜想,然后实践。重新写好教学设计后,我便进行第二次试 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