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3)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3)

时间:2014-07-16 作者:王萌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3.探究实验结论由学生来提炼。(因为上课时不小心按到键盘空格键,ppt提早出现探究结论。)

4.教师语言表达中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改进。

在评课活动的两个小时里,我心里既是欢喜,又是激动,更多的是感慨。欢喜的是老师们细致观察这节课,细心发现很多我自己不知道的闪光点。激动的是老师们给我的课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这对我以后教学进步有莫大的帮助。感慨的是老师们敏锐的洞察力,中肯的点评能力,让我自叹不如。尤其是一中几位年轻老师,他们在苏红老师的培养下,听课评课能力非常强。一个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途径之一就是多听课,多参与评课。如何中肯地评课也是一门学问,这值得我好好学习!


反思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来突破重点和难点,但通过课下了解及学生的反应,我从中得到一些反思。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

1、成功之举

一是预测了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尽量联系实际,联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在讲解渗透现象关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联系初中学习过的萝卜条放清水中会变硬,放浓盐水中——腌咸菜时,变软的现象,激发他们思考讨论的兴趣,并且自己制作萝卜的吸水和失水,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顺便复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图,起到知识连接的效果;讲解其他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对资料一中水稻和番茄吸收si4+、ca2+、mg2+量的比较,扩展他们生活中的小常识,番茄比水稻的补钙效果好,同学们对这部分内容记忆较深刻;还有课后联系实际问题,对同学们口渴时喜欢喝饮料的现象,讨论喝饮料能不能解渴,并说明理由,加深学生对细胞吸水失水原因及条件的自我理解,并且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低浓度饮料可以解渴,高浓度饮料加剧细胞失水状况。讲解这三部分时,学生反应热烈,记忆深刻。

2、不足之处

在讲解其他物质跨膜运输的内容时,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细讲,大概讲完为什么水稻培养液中mg2+浓度再最后升高是因为水稻吸收水分多于吸收mg2+,讲完之后很多学生还是不太懂,在这里需要进一步改进。

总之,高中生物课的教学,我们新老师更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向老教师学习,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就像布鲁巴赫所指:“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


反思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ppt与导学案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形式,先通过对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结构特点与功能特点的提问,引出课题,接着明确“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课标和考试说明要求(b级考点),然后通过导学案上的表格让学生比较归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内容,再通过学生在黑板上绘制模式图、影响跨膜运输速率的坐标曲线图,包括物质浓度、氧气浓度和温度影响。教师讲解归纳,强调图表曲线的要点,进而培养学生绘制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最后再以2006年江苏卷最后一道实验题为背景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上述的主线设计,以导学案引领,将知识点进行了分层处理,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但感觉不足之处,这节课的课堂主线设计不是很清晰,设计未能将与之相关的零散内容整合在一起,如渗透装置、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等,先复习这些内容,再引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样的主线设计更合理,设计面更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