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2)

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2)

时间:2014-07-14 作者:李言勇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如:在讲解样方法时,在确定样方大小时,要考虑到调查对象,这样联系实际,对大树作为研究对象时,样方的面积就不能用1平方米,这样就便于理解。在讲解性别比例时,可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如何来减少病虫害,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雄虫,这样来破坏害虫的性别比例,使得很多雌性害虫得不到交配的机会,这样使害虫的数量大大减少。用这样与生活贴近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学好生物知识不但会做题,更主要的是可以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在标志重捕法的有关计算时,我利用2007年江苏省高考题来讲解,让学生体会一下高考题的难度,也让学生感受一下高考题。

本节课做到了多媒体与板书的有机结合。用多媒体来补充板书不能体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用板书将课本的重点和内容完整的体现,突出实质性的东西,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

2、缺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时间把握有些前松后紧,这就说明了在备课过程中忽视了备学生的重要环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真正的做到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充分发挥学校印发的教案板块,细致到每分钟的教学活动。

(二)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二者在某些方面知识重复,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板书与多媒体的关系,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做到相互协调,但是应该简洁不重复。

(三)学生活动的把握在教学中存在随意性,即兴想出的问题占据了不少时间。应该更加心中有数。


反思三:种群的特征教学反思

今天第一节课,跟学生一起学习了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首先通过再现高一学习过的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引入种群和群落的定义。以种群是个体的集合、群落是种群的集合界定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种群作为个体的集合,其最基本的特征学生很容易想到了是个体的数量,引入到种群密度顺其自然。首先通过“如何测量大兴安岭针叶松的种群密度”这个问题,学生意识到逐个计数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可取,进而引入到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学习,以结合课本上的方法介绍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助,效果不是太好。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特别是样方法,学校有草坪,只要带上尺和绳子,记录本,就可以进行,可是我工作至今也没有带学生去做过,可能是因为懒惰成性,怕麻烦,这真的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学生三年的高中生物学习,可是真正学到的“生”物并不多,多是课本和练习试卷上的“死”物。立此为据,下学期一定要带学生去室外操作。

在排除外界干扰的因素下,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出是繁殖和死亡,由此顺利引入出生率和死亡率。很简单的一组概念,结合课本上的举例学生较容易掌握了,并且能够与种群密度变化联系上。

《种群的特征》第一节课就上到这里,远远没有完成预想的教学任务。究其原因:一是自己仍然没有改变罗嗦的习惯,不能够彻底地放手给学生,对自己所认为的重要内容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强调,其实推己及人,我们自己在学校工作会议上,对于领导反复强调的所谓重要内容也是很不感冒的,由此可见,也许我们所着重强调的东西甚至会成为学生反感的内容,这是可悲也是可怕的;二是对于教学难点“样方法”的突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各个概念和步骤的解释上用去了大量的时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