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抛硬币教学反思(2)

抛硬币教学反思(2)

时间:2014-07-12 作者:陈曼可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作为一名刚毕业青年教师,我觉得应当进行多探索,多反思,促发展。只有经常地探寻精彩或是不足的根源,才会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也才会拥有一颗明敏的心。在一次次的“反思——实践——再反思”的历程中我们用这样的眼睛,用这样的心灵才能真正读懂自己的学生,读出他们的心理需求!并努力赋予课堂更多的生命力和成效!


反思二:抛硬币教学反思

在“抛硬币”一课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抛硬币、摸棋、摸球”等实践性强的活动中,获得体验,培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内需。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在这节课中,上课开始我创设了“阿凡提向财主巴依老爷讨工钱”这一具体的问题情境,直接切入,引入本课的关键字:可能……也可能;一定;不可能,让学生先有一个初步的体会,同时也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抛硬币”。接着学生通过抛硬币初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抛硬币是学生比较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学生在抛硬币这一愉快的情境中,产生了认知的内驱力,这一教学过程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获取知识。

二、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充分地体验和感受,体现了玩中学的教学思想。“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学生只有参与到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抛硬币”这节课,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定和不可能性”本身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现象,而只有发生在儿童自己生活中的数学,才能引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且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活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故为了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定和不可能性”这一现象产生初步感知和体验,我设计了“抛硬币、摸”两个参与性较强的主题活动,并以“猜一猜”作为活动的契入点,学生在“抛一抛、摸一摸”等实践中经历了证实猜测的过程,感受到了事件发生的一定、不可能及可能性。虽然整节课我们好象看到学生一直在玩,玩得很开心,但他们也在玩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积极动脑,不断发现、体验着。

三、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同时数学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抛硬币”一课中,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事件的可能、一定、不可能后,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这种可能、不可能、一定事件,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这样学生能主动、扎实、有效地巩固应用本课知识,更调动了他们的思维,学习用数学知识观察身边的事情,培养着他们的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继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情感。

四、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一个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本课中,各种游戏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有秩序地开展的,各小组分工合作,并享受着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在遵循新课程思想方法的同时,很多细节方面值得我改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