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南京大屠杀教学反思(2)

南京大屠杀教学反思(2)

时间:2014-07-12 作者:刘正钧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本课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掌握不够。安排的撰稿人许多成了组内成员发言的书记员,在教师提示后仍没有明显的改进,教师对小组活动较为失控,这种情况带来的另一后果是教学环节无法完整,教学最佳效果难以体现。看来,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手段,有必要再做学习。二是学生的发言从总体上尚欠层次。面对这种客观现实,从主观上,教师固然精心设计了具有层次性的提问,但在总结学生的发言时应当视学生的发言具体情况,进行引导、交流,然后才是提升。而张纯如的结论过于深刻,学生也难以从本课的视频材料中思考到那种层次,故对这部分材料应做提炼取舍。


反思四:南京大屠杀教学反思

《南京大屠杀》是一篇记录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史实性报告文学。从它的内容来讲是一篇有着沉重历史感的文章,从它的体裁来说是初二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我把“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初步了解史实性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作为了我这堂课的基本目标,这两个目标也基本实现了,但是,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不满足,我发现有很多漏洞。
    
许多老师都对我的教学课件赞不绝口,称它非常符合这篇教材,并且向我讨要,但我并不以此为荣。课件确实是我下了很大功夫做出来的,也确实很精美,得到别人的认可,我很高兴,但反思一下,这又恰恰是我最大的败笔。我认为我把过多的精力花在了这上面,没有协调好多媒体运用与课堂的关系。多媒体只是课堂的辅助工具,起着渲染情境、扩充知识量等等的作用,我的课件中下载了很多关于南京大屠杀方面的资料,尤其其中一段视频资料起到了很好的导入作用,把学生带到了1937年那个残酷的冬天,接着我也趁热打铁进入了这堂课的教学。但是整个教学没有达到我预期的高潮,对此我深刻反思,认为恰恰是因为我过于依赖于课件,忽视了对文本的解读。“语文不仅仅是政治思想教育课,它更是具有工具性特点。”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是呀,语文教学讲究的是“文道合一”,而我却仅仅借助多媒体偏重于“道”了,没有很好引导学生去欣赏那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文学美,课文教学,离开了“文”的传授来讲“道”就不成为语文教学。
    
然而又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呢?首先定是要立足文本,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美,“朗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文本中燕子矶大屠杀部分情节动人、言辞感人,最适合学生去读。以读带析、以读悟情,让我们在朗读声中欣赏文句的优美。其次,重点词句赏析,例如文章的最后两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开口说。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他们已经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教师完全没有必要一一包办,他们的思想和见解会让课堂生色不少。
    
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浅显的见解,它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受益匪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