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4)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4)

时间:2014-07-12 作者:王庆节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三: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成功的课堂里不仅仅只有读书声,而且不乏掌声和笑声。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友爱的交流与合作;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心相印、情相通。就其自主、活动、民主这个意义上说《明天不封阳台》这节课是成功的。
    
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罢,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本节课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而活动课堂是自主课堂的必然要求,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自主可言。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有经验的教师从不陶醉于个人的表演,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听一听、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演一演……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水平不断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当然,成功的课堂里总是处处闪耀着艺术的火花———引人入胜的开头,渐至佳境的层次,贯穿全课的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余音袅袅的结尾……在成功的课堂里,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欠缺的。成功的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而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创新,而教者往往还局限于课本,拓展不够。就这些方面来说,还要努力。


反思四:明天不封阳台教学反思

有幸参加“同课异构”教学竞赛展示课,感慨收获颇多。下面我将这节课的设计和想法和老师们进行交流和反思。

一、教学设计:

《明天不封阳台》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与环境”单元主题下的一篇记叙文。人与环境这一单元既可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又可以倾听大自然的呼声,透过自然界来解读人类,从而作出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的明智抉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语文课是情感的课堂,要以情为主。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上我淡化了夹叙夹议这一概念,将重点放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的情感目标上。生活的天地有多广阔,语文的内容就应该有多丰富。为了让教材成为学生通向真实生活,通向广阔世界的桥梁。通过文本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学得更深,更广。在课前准备上,我让学生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搜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评论文章、当前新闻和图片、及关注生活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些现象,使学生明白本文就是生活的一个缩影,语文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为了做到一课一得,我仔细斟酌了教学目标,将目标定为理清文章线索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整堂课以读贯穿课堂,以读促讲,通过范读、分段读、齐读、演读这几个梯级训练,使学生去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整堂课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简便化、多样化、现代化这三个特点。为此,我采用了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问难答疑方式。形式上力求多样化;通过师生范读创设情境,表演、发表看法等。本课堂的教学中,我用多媒体课件贯穿始终,目的是增加教学信息,增强了形象性、直观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