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剥豆教学反思(2)

剥豆教学反思(2)

时间:2014-06-07 作者:柳涛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2、精心预设,注重教法,育人无痕

备课时细读文本很重要,如何把教师细读出来的东西“教”给学生,同样很重要。前者依赖教师的文学功底,后者依赖教师的教学技法。

例1:对题目中“剥”字的教学。教师没有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多音字,在什么词中应读“bāo”在什么词中应读“bō”,而是这样教的。

师:读题——

生:剥豆。

师:把豆壳剥掉叫——

生:剥豆。

师:把桔子皮剥掉叫——

生:剥桔子。

师:把糖果纸剥掉叫——

生;剥糖果。

师:那么,这个词你会读吗?出示:剥削。

生读。

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连续用了五六个描述性的语言让学生重复感受“剥bāo”,语境的不断出现,让学生无形中感受到,把一种物体的外皮剥掉,表示动作时读bāo。老师没有半点教的痕迹,学生却在无形中学会了这个知识点,我想这就是“教育无痕”的境界吧!

例2:体会母亲心理矛盾,瞻前顾后,教师问学生,我们在写作文时,老师会教我们写心理活动的句子不必加双引号,而此处,为什么加上双引号呢?难道是毕淑敏写错了吗?用一个问题激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当学生有了认知冲突之后就会去思考,寻求答案。学生很聪明,马上有人回答,有了双引号会让我们看出,母亲内心好像有两个人在激烈地斗争、对话。老师马上接过话题:“对,母亲心里好像有两个人,一个是毕淑敏甲,一个是毕淑敏乙,毕淑敏甲说——,毕淑敏乙说——”在师生配合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了毕淑敏那种举棋不定、瞻前顾后的心理。

二、精彩的生成,精妙的调控

课堂上我看到了最精妙的一处是

这里:

师:这是一位()的儿子。

生:自信

生:执著

……

师选择性地让学生把关键词写到黑板上,是这样一些词:自信、轻松、执著、输得起、输了不沮丧、永不气馁、大气。看着这些排列凌乱的词语,老师迅速进行了分类,并将它串联起来,作了一个很完美的小结。

师小结:这是一个在比赛前大气、自信的儿子,这是一个在比赛中执著、轻松的儿子,这是一个在比赛后输得起,输了也不沮丧,永不气馁的儿子。

三、两点小问题

1、在读悟“8、9、10、11”自然段时,我觉得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母亲的矛盾表现在哪两方面?一方面是心理活动的矛盾,一方面是动作上的矛盾。然后,教师引领学生从这两方面去感悟。把“心理活动”和“动作”这两个词更明确的提炼出来,会让学生更明晰地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课始,学生概括了主要内容后,师板书:母亲(赢)儿子(输),老师在输字上写了一个“?”,我觉得此处的?写之过早。因为,这个问号完全是老师强加上去的。课的一开始,学生在认知上是完全肯定儿子比赛输的。只有当学生感悟了母亲那种瞻前顾后的爱不是真爱之后,老师再问:“此刻,你还认为儿子输了吗?”如此一反问,学生马上会反应过来,儿子没有输,他赢得了失败后的不气馁,他赢得了输得起的精神,他赢得了大气和自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