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反思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反思

时间:2014-06-07 作者:陈晓乐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以肖邦的爱国之情为线索,依次写肖邦被迫离开、告别亲人、思念祖国、临终请求四部分。
    
课始,我指导学生理解课题,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题就能获得许多信息,如:谁说的这句话?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问题有些学生通过预习已解决,有些则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慢慢理解。
    
首 先通过学生默读,说说文章大致讲了什么,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第一部分被迫离开,重点体会肖邦离开的原因,通过朗读读出肖邦的无奈, 对“不得不”要重读。第二部分告别亲人,要指导学生理解埃斯内尔送泥土的原因。在教学中我有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如学了老师和同学们在路边咏唱后,我让 一位学生起来说说老师又做了什么,学生开始读出了老师说的话,我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说出了“讲埃斯内尔送给肖邦一只装满了祖国泥土的 银杯”,这样讲就很好了。
    
教完这篇课文,我感觉效果还是不好,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太多,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定教,让 教 为学服务,值得我的深思。说真的,如果教一篇课文,让老师围绕教师转,以教师讲为主,其实很好上,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自己的阅读能力其实并 没有多大打发展,对学生是不利的。
    
如何把教材当成训练场,对学生进行扎实地阅读训练是很必要的。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理解一篇课文,而是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课文,学到方法最重要。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知从何下手。


反思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反思
     
今天我很幸运,校长光顾了我班,和大家共同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虽说课前有准备,但对于这类脱离学生生活的课文,空洞的说教很难唤醒学生与文本间的共鸣。我只能尽我所能,让学生融入文本。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对于第二自然段“师生送别”这一场面处理得比较成功。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作了些调整,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根据提示对段落进行分层。而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说说文中的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情境。   

如:在教学“咏唱送别曲”时,我引导学生运用角色体验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送别人群中的一员,你会对肖邦说些什么,并要求用上“即使你远在他乡,___________。”的句式。在教学“赠送银杯”时,我用引读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情境,“面对老师、同学深情的歌声,面对老师埃斯内尔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自始至终,肖邦始终没说一句话。他真的无话可说吗?假如你就是此时的肖邦,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把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畅所欲言,真正走进了肖邦的内心。   

不足之处: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太多,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定教,让教为学服务,值得我的深思。说真的,如果教一篇课文,让学生围绕教师转,以教师讲为主,其实很好上。但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理解一篇课文,而是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课文,学到方法最重要。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知从何下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