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教学反思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教学反思

时间:2014-06-24 作者:杨秀玲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一: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教学反思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六册有一课《收易拉罐的小男孩》,讲的是两个美国小男孩利用星期天到邻居家收易拉罐,赚钱想买一辆汽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他们都坚持着。

学完课文后,我们被那两个小男孩的执着而感动着。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如果你是这哥儿俩中的一个,你会怎么做?”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 “我会继续这样做下去,一直到买到汽车为止。”“我会到更多的人家去收易拉罐,攒更多的钱。”“我会……”同学们都想着如何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时我们的“小机灵”陈刚举起手,他的回答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老师,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并不是想着如何赚钱。再说,周未还要去学画画、英语一些课外的知识,哪有时间去各家收易拉罐呀?更何况一个易拉罐和一辆汽车的钱差太远了,需要太长的时间了,为了长大以后的事浪费好几年的时间不值得,老师不是说‘时间就是生命吗?’”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你说得确实有一些道理,但是,这小哥俩为了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说对吗?” 陈刚点了点头。

课后,陈刚的话还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深深的触动着我,我的学生和书中的主人公的年纪差不多,由于生活和教育的环境不同,对待一件事的看法却有如此的差异。美国的教育模式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使每个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中国的家长则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孩子无奈的按照家长的意愿发展,从而造成象陈刚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从小就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然后考上大学,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这种教育的结果肯定是失败的,极大的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的空间,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把禁锢在“学习至上”的怪圈儿中的孩子解放出来。

 
反思二:收易拉罐的小男孩教学反思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这篇课文故事性非常强,人物身上的“敢想敢做、坚持不懈、自立自强”的精神,都蕴藏在“收”这个行为中。而这正是我们中国孩子在生活中想不到、做不到,他们也很难在自读课文时体会到的。因此,我在备课时想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思考感悟。 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基本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这篇课文是我参赛的内容,这次执教有几处进行了修改。我是这样思考的:

一、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指导。

修改前我分别采用了老师范读,在重点字下加符号的方法和句子对比,体会句意的方法,指导朗读,但是效果不佳。这节课,对于这部分的指导我采用了分句理解,先理解后一句的意思再请同学说说前一句想表达什么意思,在充分理解句意的前提下指导朗读,并且是先自己练习再对比读的办法进行训练效果比前几种要好,学生读出了正确的语气。

二、对“无疑”一词的理解。

备课时,我感觉这个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是几次讲课时都用的是老师给出两个备选意思,请学生进行选择的方法。但实际上对于“无疑”一词学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词义。因此,这次课堂实践,我把这个环节进行了修改,先让学生读后说句子的意思。然后问“这距离远到什么程度”。接着让学生自己给“无疑”换个词。这样一来,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着学生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必须根据老师的思路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