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时间:2014-06-20 作者:郭龙龙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一: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读为本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在教学中,我时时注重让文本走进生活,联系实际来教学。让学生在文中感受爱,在生活中懂得爱,让爱延续。

一、抓主线,走进文本感知爱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教学中,学生自主地学习文本,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为使同学对读本有整体的感知,我运用“当()时,水罐()。”的说话设计,引导同学抓住水罐的三次变化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掌握,借助水罐的一次次变化这条明线,让学生从水罐的变化中去感悟、去挖掘课文的内涵:是什么力量促使水罐有这样神奇的变化,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多次走进文本,去寻找那隐藏在水罐神奇变化之内的暗线——爱心。抓住一明一暗这两条线索,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水到渠成——爱能创造奇迹。根据要求,同学从多角度感知课文,初步感知小姑娘的爱心,让交流的话题辐射出文中爱的信息。

二、抓关键词句,再读文本感受爱

文本内涵较丰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内容,我借用水罐最神奇的第三次变化:水罐变成了钻石、清泉、星座,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让同学表达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充沛自身的感悟过程。其次,教师以引导同学想象为支点,抓住文中的可发挥空间,让同学想象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时的内心想法,设计了一道填空题:为什么小姑娘要这么做呢?她可能会怎么想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一下文章的内容吧。让同学在想象中走近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去感悟一份份沉甸甸的爱。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同学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还通过设计表格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走进文本理出水罐第一次和第二次变化的原因,在小组讨论,指名说,全体评议,合作完成练习,让学生再次感受小女孩的爱心、孝心。教师作为同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正确发挥自身作用,指点同学走近角色,走进教材,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大胆地想像,这样,同学的思维、情感在教师适时的教学点拨中逐渐清晰、丰富,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内心的感悟与文本的内涵更吻合。

三、联系生活懂得爱,让爱延续

在学生理解“爱心创造奇迹”这个内涵后,我在课堂的最后实际了这样一个环节:

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的爱心,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爱就一个字,我会用行动来表示!同学们,读完这篇感人的故事,你想做些什么呢?(出示填空:我想……)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例子说说?老师相机赞扬同学们有关爱心、孝顺心、助人心、奉献心……)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爱心”的故事来谈谈爱心的重要性,让同学们从今天起,学会关爱父母,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希望同学们这颗颗爱心永远像钻石般闪亮,像星星般璀璨!这对学生受到的熏陶和感染更深刻。

爱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爱是有回报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这个爱就会像钻石一样出现在你的面前。并且会变成美丽的星星,让世人观赏、教师在设计中紧扣一个“爱”字,引导同学去感知爱,感受爱,感悟爱,让同学走进文本,走近角色,与文本对话,使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体现出层次性,由“感知爱──感受爱──感悟爱”构成了完整的、严谨的教学链条,而课文中蕴涵的真真切切的爱意就随着这条教学链条贯穿课堂始终,让同学完完全全被爱紧紧包围,让课堂自始至终沐浴在爱的阳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