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3)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3)

时间:2014-06-17 作者:刘艺华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四: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语言优美,脍炙人口.作者紧紧抓住庐山云雾的神奇绝妙,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用优美的语句,传神的文字,描 绘了庐山云雾秀丽多姿,神奇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作者借景抒情,把对庐山云雾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出来,字里行间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浓而 不俗,含而不露,令人百读不厌.教学前,我认真钻研了教材,明确了本课理解感悟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朗读课文对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描写中,看到一个云 遮雾罩的庐山,体会到庐山云雾的变幻无常及其神秘的色彩,从中得到愉悦,受到美的感染.讲授这篇文章,我主要抓住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两大特点 分析.

一,古诗导入

庐山风景秀丽,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说起庐山,你们想到了哪些描写庐山的诗句呢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

二,借"画"激趣

《新 大纲》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在教学第二自然时,我提出了"谁能画出云雾的千姿百态,画出云雾的美 "这一问题,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对课文的探索中去,使他们懂得努力寻找方法去表现自己的想法.他们时而朗读,时而与同桌小声讨论,在接下来的交流 中,我利用肢体语言使他们快速地理解"笼罩","缠绕","弥漫"等词语的意思,鼓励他们进行想象绘画,通过绘画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使这节课充满了生 趣,学生更具有表现欲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画画时,也有一小部分的学生由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较 差,绘画能力薄弱,画出的云雾不能让人体会到云雾的体态美.如果我能利用多媒体创设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 给学生欣赏,学生可能会对庐山的云雾留下更美的印象.

三,模仿例文,发挥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 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对"瞬息万变"这个词语的理解来展开教 学.学生们理解了"瞬息万变"就是指云雾变化快而且多.然后到文中去找一找表示云雾变化快的字词,并重点理解加深记忆便于背诵.而对于体现庐山云雾变化之 多,作者又用了比喻的手法.而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的比喻只有四种,#p#副标题#e#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来表示还有许多变化.因此,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环节.让学生 用"刚刚还是 ,转眼间 .""明明是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的句式来想象庐山云雾还有哪些姿态变化.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我给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十分有限,因而部分学生的思维欠活跃,在想象庐山云雾的不同姿态 时,只局限于某部分事物的范围内,没有能很好地想出一些合适的比喻句来进行填空.

四,抓朗读,体会文章语言的美.

《庐山 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游览途中,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而且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 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引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 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这时再进行背诵大pk,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这节课,我虽然上得不怎么精彩,还有好多可以改 进的地方,但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这节课已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目标.作为一名教师,今后应努力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 种种技术,组织手段,让学习者有可能利用各种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思辨,争论,操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 松,学得主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