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六个馒头教学反思

六个馒头教学反思

时间:2014-06-17 作者:林明圆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反思一:六个馒头教学反思

《六个馒头》是一篇体现同学间的纯真丰厚的友谊的课文。课文贴近学生,内容浅显易懂。整节课上下来,有得也有失,静下心来,深深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教学心得:

1、自主学习,感悟文本。

四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我在平时课堂中也注重培养了孩子们的自学习惯。于是,新课伊始,提出问题后,孩子们通过读—画—批的方式能找到问题答案,但要给他们足够的静思默想的时间。在交流反馈时,他们能够抓住对小女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中感受到文中是个害羞,胆怯,自卑的小女孩。这时,我及时让谈谈自己的感受。

2、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当小女孩和班长来到饭厅,吃着香喷喷的馒头时我让大家思考,她刚才是什么心情?现在呢?他会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进行文本对话。孩子们都能积极踊跃的去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但由于时间安排不妥,没能课堂上落实在笔头,很是遗憾。这一环节,是为了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同学们不留痕迹帮助的用心良苦,更感受到了同学间的友谊胜似金钱,懂得了在生活中时刻体贴关爱别人。

3、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整节课不但要求完成学习目标,而且还要做到课内外知识的结合。因此,在讲完课后我又建议给孩子课下自读《语文读本》中《童年的馒头》一文,比较两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的不同,和同学交流。这样又立刻把孩子引向了课外,课下通过朗读、学习、交流,丰富课外知识,做到课内与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

二、教学不足:

1、对文章三条主线的处理

在备课过程中,我对文章中的三条线索处理得不够好,也就是是女孩子的表现、同学们的表现以及馒头在数量上的变化这三条线索。与课文所揭示的情感内涵相比,仅仅抓住某一条线索展开教学,就显得太过肤浅了。所以导致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学生情感投入不够,对文中人物的心情体会不深,不能深入课文理解,无法把自己融入课文中。这都与我在备课过程中不能深入挖掘教材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一但教师自身对课文的把握不够深入,又怎么能要求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呢?

2、流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内心活动的体会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应为教学服务,由于我在备课过程中对理解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所以在备课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组织形式,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的过程,对人物内心活动的体会。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例如,我在备课过程中设计了小组内交流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就这一形式本身来说,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这一切都应建立在学生对课文的充分理解、真正融入到课文当中的基础上。一但学生对课文内容缺乏一定深入的理解,站在文章外看文章内容时,这样的教学形式就成为了所谓的“花架子”,学生虽主动参与,但是却缺乏其实效性。

综上所述,本课教学,有得也有失。现在我清楚地认识到,教法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我一定会注意上述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反思二:六个馒头教学反思

《六个馒头》这篇课文写的是同学去春游,大家出于爱心,主动关心班上那个来自山区女孩子的故事。在女孩子刚刚吃完自带的一个馒头时,大家纷纷吃光了她剩下的五个馒头,后来就以吃了她的馒头为理由,总请她吃饭。女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吃着香喷喷的馒头,默默地接受了同学们不留痕迹的帮助,默默的享受着纯真丰厚的友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