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聪明的华佗教学反思(2)

聪明的华佗教学反思(2)

时间:2014-06-10 作者:丁蕊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其实就在讨论“为什么要采来鲜嫩的青草?为什么要两手各拿一把?为什么要在两只羊面前晃动?”我们班的学生这样回答:“采来鲜嫩的青草,羊才爱吃”也有学生回答“两手各拿一把,分散羊的注意力”…

因为问题设计据开放性、引导性,学生的回答也变得非常精彩,此时,我稍加点拨,把其他做法与华佗的方法进行比较,学生感受到华佗的方法很巧妙,进而体会华佗聪明,从内心里产生佩服华佗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时候再进行有语气地朗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反思四:聪明的华佗教学反思

 《聪明的华佗》是一篇名人故事,课文写的是7岁的华佗通过用鲜嫩的青草,两手各拿一把,将两只相斗的羊引开的方法,解决了蔡医生提出的考题,从而蔡医生高兴的收他做徒弟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遇到问题,能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是聪明。

教学过程:第1自然段作为回顾课文内容,导入课文;第2自然段由“蔡医生是怎样考小华佗的?”这个问题引出;第3、4自然段,通过批画和问题引导,使学生自己理解“硬拉是不行的”和华佗把羊分开的办法很巧妙,感受华佗的聪明。顺理成章引出第5自然段。拓展出:还有别的方法解决吗?及学完课文的收获。练习:被子句和把字句的转换。

教学过程中值得发扬的地方:

一、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

 1、在什么地方找到问题的答案?

第2自然段讲蔡医生出题考小华佗:让他把两只正在打架的羊分开。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两只羊是怎样打架的?你觉得应该在第几自然段?这个问题是让学生意识到,前一个自然段提出的问题,要到下一个自然段中去找答案。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做阅读题的方法。

 2、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理解课文

第3自然段中华佗看了两只羊相斗后想: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教师提问:“什么是硬拉?硬拉怎么不行?”引导学生体会硬拉背后的问题,分析硬拉的后果。第4自然段华佗想出办法,教师提问:“这个办法怎么好?”

再一次让学生自主感受华佗的聪明,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凭空夸奖华佗,硬塞给学生华佗很聪明的概念。

二、在重难点问题上扩展问题,开阔学生思路,活跃课堂气氛。

本课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感受华佗的办法好,#p#副标题#e#并能说出华佗怎么聪明。教师在每个点上都设置了一道扩展问题。学生体会出华佗的办法怎么好后,教师提问:“你还有别的方法把两只羊分开吗?”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最适宜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他们想象力丰富,语言有趣,答案五花八门,不仅开阔了思路,还让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学完课文后,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不仅说出了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更有学生说:“教师选择学生时,要严格,通过考试才能收下。”这真是教师都没有体会到的,学生的回答好像还真是有些道理呢!

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课堂练习的质量

本课中涉及了被子句,在课上出现了被子句与把字句的转换练习。所谓练习的质就是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好与坏。这次练习只让学生解决了屏幕上出现的三个句子的转换,而忽视了学生对方法的叙述,只有把方法表达清楚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否则只是会练习的句子,而且时间长了,连这些句子也不会了。所以在今后课堂练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用语言把方法说出来,反复的说,从而保证练习的质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