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作文网 -中小学原创作文中心。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扫墓感想作文(2)

扫墓感想作文(2)

投稿时间:2014-05-13 09:21:03 作者:杨秋梅 分类:话题作文 来源:书通网 我要投稿

作文六:扫墓感想

4月5号清明节,我们学校和中心小学联合举行了为“烈士扫墓”的活动。全校师生抬着亲手制作的花圈,高举着鲜红的队旗,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井然有序的排着队伍向墓地走去。

来到烈士墓前,看到墓碑上刻着李善廷和杨则全两位烈士的名字。我们恭恭敬敬的献上自己亲手做的花圈,全体同学向烈士敬礼,举手握拳,齐声宣誓:“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烈士们生活在旧社会,他们的童年是悲惨的。李善廷爷爷小时侯常常到地主家讨饭,被地主家的狗咬得鲜血淋淋,多么可怜呀。长大后秘密参加了共产党,决心消灭那些恶霸。还有杨则全爷爷家庭贫困,被逼无奈,流落到大连去打工,还是吃不饱,穿不暖。最后也参了军。后来,杨则全爷爷被敌人抓去,敌人用严刑来逼问,杨则全爷爷不屈不挠,后来竟被残忍地杀害了。

这时,我想起面对敌人刺刀的刘胡兰,昂首挺胸,英勇就义,年仅15岁。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枪口,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

还有不幸被捕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虽然身陷囹圄,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在老虎凳、辣椒水、钢芯皮鞭等各种酷刑面前,却坚贞不屈,正气凛然,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伟大民族气节。

视死如归的向警予,被火活活烧死的邱少云……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英雄,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英勇作战;他们为了革命胜利,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得啊!

啊!烈士们,你们安息吧!你们的精神永远气贯长虹,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会踏着您的足迹继续前进。
 

作文七:艾黎与何克陵园扫墓感想         
  
今天我们去山丹艾黎与何克陵园扫墓,它位于山丹县城南门外,仿西式建筑。我们听讲解员阿姨的讲解后,知道了艾黎与何克的事迹。         
  
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新西兰人。1927年4月21日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居住中国。他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60年。乔治·何克是英国人,1937年,年仅23岁的他刚刚从牛津大学毕业。他刚来到中国就被史沐特莱推荐给艾黎。路易·艾黎正为“工合”事业奔波,而此时此刻,何克也已经领悟到他和艾黎肩负着同样的重担,进行着共同的战斗。何克到了宝鸡后,艾黎确信有了一个得力的助手,在创办培黎学校初期,何克为双石铺培黎学校校长,由于“工合”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已经恶化,于是,双石铺培黎学校决定迁移山丹。1945年7月22日乔治·何克由于在建设校园中不幸患破伤风去世,享年30岁。         
  
走进陵园,正前面为大理石贴面的照壁,面外嵌有楚图南书写的“艾黎与何克陵园”园名,里面镶嵌了邓小平题写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13个镏金字。陵园最初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培黎工艺学校的创办者乔治·何克而建,根据艾黎的遗愿,1988年4月,艾黎骨灰安放园内,更名为艾黎与何克陵园。         
  
路易·艾黎与乔治·何克来到中国为中国解放事业做贡献,他们这种无私奉献和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解说员阿姨说道1945年7月22日乔治·何克由于在建设校园中不幸患破伤风去世的时候,我想:何克把一切献给了中国,虽然他不像前线战士们为中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但他在默默地为中国解放事业做贡献。但他在为中国培养人才时因患破伤风不幸去世。         

书通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