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土墙。碎瓦。木门。
门前挂着一块被岁月熏成霉黄的陈布。上面依稀可见陈旧的墨色。
近看,只一字:泥。
这是一面已经分不清原色的土墙,所有的青苔和藓草似乎都不敢逾越这面墙。墙的那一面已经开辟为商业区,繁弦急管,红灯绿酒,商业区里面有这城里最大的酒吧,闪烁的灯火中都能听到狂放的鼓点,购物中心大楼的墙灯使这个星月暗淡的夜亮如白昼。
而这落寂的一角,似乎不属于这座城市。墙这边的屋子里,没有窗架,没有家具,没有灯,也没有人声。即使走进去细细搜索,也只能从藤蔓在墙上划出的那句“此处无人”中看到凝固的时间。偶有流浪的也够走过也只是试探地嗅嗅然后悻悻走开。惟有入夜,才依稀可见一点烛光,它来自一截拇指长的蜡烛,烛光映出一双浑浊的眼球,这是一个清瘦的老人,睡在一块厚实的床板上。墙那边的人偶尔可以看到他,却不曾留意过他的存在。只有一对来自西部的开杂货店的老实夫妇——他们凭着这家方寸小店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还记得似乎有这么一个人,但他们也只是称他为老流浪汉,只能想起他一年四季都穿着一件肮脏的冬衣——被岁月蒸得灰黑,他们知道他没有工作,也没有子女,他们甚至奇怪,他到底是靠什么活下来的。而让这座城市里更多的人心存疑问的却是,土墙后这座地处繁华商业中心的破旧却占地极大的老式房屋,什么时候可以变得有格调一点,而让他们振奋的是,据说城里最大的连锁酒店已经看中了这一片土地。
一夜的喧嚣后,城市迎来新一波热潮。摩登美女的钻石项链,家庭主妇的柴米油盐,蜗居宅男的啤酒足球,股迷券商的高开低走。来往的速度太快,快得眼睛无法承受;躁动的喧嚣太闹,闹得耳朵无法应接,只是这日子,不会因此放慢一步。杂货店的夫妇隐约估摸,那怪老头已经许久没有露面了,但他们无暇顾及,因为听说他们的小店也被划入大酒楼的版图,他们正在
计划着拿到拆迁补助之后回老家开个小餐馆。
新酒店的前期工作人员去老屋考察的时候才发现了他,已经僵冷了好几天了。派出所的警车呼啸而来,抬上车,又呼啸而去。谁知这次派出所分外给力,竟查出了老流浪汉的身份,更令人吃惊的是,那个肮脏的臭老头,竟是泥工艺世家的传人,而这栋破得只剩下房架的老屋,曾经还是这一带最大的民间手工泥工艺品家族的宅邸,只是这个曾经,不知道要向上追溯多少代了。唯一知道的是,但凡出了事,总会有成百上千的“知情人”——
“据说这老头以前是个少爷,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后来都是他把家给败了,讨债的人都上门了。”
“都什么年代了,还金汤匙银汤匙,听说他婆娘跟一个裁缝跑了,子女死活不肯学他的手艺,也到外地去了,没回来过。”
“听警察局的人说他是有案底的,以前还在东北的林子里偷过树呢!”
“今天早上我去买菜啊,那个卖番茄的抠老头告诉我,他们家以前是给皇帝造瓷器的。”
“胡说,这破房子根本不是他的,他是给有钱人家做管家的。”
倒是酒店的老板顾不得晦气,几次登门警局,磨了不少嘴皮子,请了不少孔方兄,才把这块地皮上死了人的事压了下来。杂货店夫妇已经收了门面,包了行李,不知从谁口中偶然听闻,那个老头,是姓张的。
不到一周,一个让城里人精神一震的消息传来,酒店动工了。
书通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