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一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反思(3)

一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反思(3)

时间:2014-03-28 作者:吴安妮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一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反思四:

整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 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于“规律”一词很难理解,理论的解释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途劳无功的。但生活中却处处 存在的规律,学生也在时时接触着规律,于是我把生活中简单的规律现象抽象出来,转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让学生来玩一玩规律,这样学生在玩规律的同时, 就在认识着规律,理解着规律的特点。然后在初步感知规律的概念后,就出示了一副生动活泼的场景╠╠六一儿童节联欢会,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学生对于这个场景 太熟悉了,有的学生甚至还亲身经历过装扮会场的活动,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数学课本上飞到了实际生活中,体会着规律给生活带来的美,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 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2、寓教于乐,增强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这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数学知识。低段儿童对枯 燥无味的讲解很难理解,甚至不感兴趣,但一听到“游戏”、“活动”这类词时,马上打起精神,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所以课前我就以游戏的形式把学生带入 本节课的知识领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来认识“什么是规律”。本来复杂的理论解释,用游戏的形式来表现,一下子显得浅显易懂,学生也在喜欢地玩中 不知不觉地认识了“规律”。接下来的学习,通过生动活泼的课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处感官,环节清楚,层次分明,有张有驰,学生一直处于“玩中有学,学中 有乐”的状态中。当学生认识了规律,并积极探索规律的时候,让他们摆一摆的规律,玩一玩规律;当他们在学中感到累时,让他们舞一舞规律,感悟规律的多种形 式。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愉快地学习状态中。
    问题之处:
    1、找生活的中的规律,学生的思维没有很好的打开,由于一个学生说到教室,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在教室中找,这里缺乏教师有效的指导,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他们的生活中更宽的领域,成为一个亮点,但是在这节课中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2、后十分钟的课,特别是对学生设计规律的总结,教师操之过急,既没有把学生的规律很好的展示出来,也没有把学生的思路拓展开来,大部分学生只停留在一个 间隔一个的规律上,#p#副标题#e#没有更好的思考,特别是对数字的规律教师处理的不是很恰当,因为学生对与数字本来就有点陌生,而又刚刚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所以很难 会想到+2”或“-2”的规律,所以教师处理的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认识基础为起点。
    3、在最后用学具的时候,有的学生拿出学具后,先不忙着摆,而是玩一玩,当老师一再强调学具的作用后,才慢慢地摆起来;有的思维活跃的学生,能很快摆出一 种规律来,但摆好后,就与别人比较、讨论起来,然后再思索“是不是还可以摆出另一种规律来”;而慢的学生还在慢慢思考,才摆了一半。对于以上的现象,学生 们都在自主探索、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但时间在悄悄地流逝,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正在静静地等待着,是让学生马上停下来进入下一环节吗?还是让学生继续 探索、创造规律?是“收”还是“放”,教师该如何把握好课堂时间呢?这个度的问题,有待于继续探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