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4)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4)

时间:2014-03-22 作者:王晴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四:

    简便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简便计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首先,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记住常用数据。如25×4=100  、125×8=1000
    5×20=100 ,以及其他的可以凑整的数。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根据以前的教学经念,学生在真正的计算中是不会自觉的用乘法分配律的。比如有一种校服,上衣每件65元,裤子每条35元,一个班有41个同学,一共要付多少元?学生会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65×41+35×41或(65+35)×41、通过计算,使学生知道用(65+35)×41这种方法简便、也就是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学生确实很难达到自觉地运用乘法分配律去计算,特别是一些变式就更加的困难了。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自觉观察算式特点的习惯。学生对于计算的目的是得到答案,而忽略了计算的过程,这也跟我平时的教学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有这样一道题44×25,让学生做,学生做出了两种答案:①、44×25=40×25+4×25=1000+100=1100;②、44×25=11×(4×25)=11×100=1100。我请学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说:第①种是把44分成40+4,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让他们分别同25相乘;第②种则将44分成4×11,然后利用乘法交换率和结合率,先把4与25相乘,最后再乘11。
    听完学生的介绍后,我进行了总结,首先肯定了两种答案的正确,然后对两种答案进行了分析:两种答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发现了4与25相乘非常简便,可以凑整。于是想方设法对44进行分解,因此都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关键,所以都是正确的;两种解法的区别是,分解的方法不同,第①种解法是用加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分配律。第②种解法用乘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简便运算的思路会有很多,只要把握“凑整”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运算定律,就是正确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