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8、7、6加几教学反思

8、7、6加几教学反思

时间:2014-03-21 作者:胡芬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8、7、6加几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课伊始,我采用“快速填数”、“快速抢答”的复习形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接着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探索出8+5和5+8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然后鼓励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完成8加几的其他式题和7、6加几的一些式题。之后我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凑十”,再教他们唱“凑十歌”。“凑十歌”的教唱,不仅把课堂活动气氛再次推向高潮,而且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学唱中掌握了“凑十法”的关键。在巩固练习阶段,我设计了帮动物园的阿姨找小动物和送小蚂蚁回家的情境,将“做一做”的3、4题由简单的计算,变成助人为乐的事,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更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知识的迁移
    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中初步感知“凑十法”。然后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理解和掌握“凑十法”。最后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2、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为了能够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创设一些学生喜欢而又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吸引学生。如在复习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设计了“快速填数”、“快速抢答”的复习形式;在新课开始创设了去公园玩要先买票的情境;在巩固练习时设计了“找小动物”和“送小蚂蚁回家”的情境,这些情境的设计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3、注重学生初步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关键处、在学生有话想说的地方,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如,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后,让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在学生独立操作学具计算8+5后,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不仅能相互启发,体验算法多样化,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让同桌互相交流,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起始环节,学生在相互交流将逐渐形成合作意识。
    4、注重德育渗透
    在巩固练习时,设计了“找小动物”和“送小蚂蚁回家”的情境,渗透了助人为乐的德育教育。


8、7、6加几教学反思二:

    8、7、6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教学的第一步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接着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初步体验“凑十法”。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和以上的感知、体验、比较,学生会很自然地用“凑十法”来计算8、7、6加几的这些算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体验“凑十法”的简便性和适用性。最后,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亲身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感觉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