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事迹材料 > 优秀安全员事迹材料(2)

优秀安全员事迹材料(2)

时间:2014-03-17 作者:郭嘉 分类:事迹材料 来源:书通网

按照交通厅前线指挥部要求,进入抢通施工所在地江油市文胜乡安顺村后,陈士荣同志便迅速组织突击队员在稻田地里搭建帐篷,翻山越岭找可饮用的水源,较快解决了突击队员的食宿问题。为争分夺秒尽快展开公路抢通保通施工,5月31日,陈士荣同志和突击队工程技术人员和交通厅前线指挥部领导、江油市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同志、当地村委主任一起,驱车100余公里,绕到六合乡,从六合乡下车向文胜乡安顺村方向徒步行走,对突击队肩负的抢通任务进行全线实地察看。陈士荣同志背着海事卫星电话、矿泉水、方便面等几十斤重的东西,从龙池村上山探察。由于山高坡陡,塌方严重,公路严重堵塞,他和队员们几乎是弯着腰,用手扒着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午饭和晚饭陈士荣同志和队员们一样,吃方便面,喝矿泉水;矿泉水喝光了,就喝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由于体力透支,等翻过哑口下山时,陈士荣同志两腿打颤,只好砍个树枝作拐杖,一瘸一拐地往下走,夜里九点才摸黑赶回驻地。到帐篷里灯光一照,陈士荣才发现自己身上被荆棘和树枝划出了道道血口,他忍着伤痛连夜整理勘察记录及拍摄的路况、塌方、滑坡等影像资料。利用自己总工程师的专业技术优势,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沿线情况制定《施工技术方案》。一夜未眠的陈士荣,第二天又出现在工地一线。

为确保抢通进度,陈士荣根据现场抢通条件,要求突击队一个抢通工作面配备一台挖掘机和一台装载机,每台机械配一名施工员和两名安全员,先用挖掘机对现场的塌方和落石进行清理,然后用装载机对已清理过的路段进行平整、碾压,效果良好。由于灾区余震、塌方、滑坡和落石不断,有时抢通过的道路又会断行,在大型机械无法返回的情况下,陈士荣同志就带领突击队全体队员人工清理塌方,面对滑坡,陈士荣同志身先士卒,能用手搬的就用手搬,搬不动就用人抬,抬不动就用撬杠撬。一次在清理碎石时,由于路面有两条纵向裂缝,挖掘机手因视野受限不敢往前开。为抢时间、赶进度,陈士荣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果敢地跳到车上对机手说:“我给你指挥,别怕,石头掉下来先砸我,机械翻下去我和你一块光荣!”在他的精神感动下,机械手坚定地往前开进,按时到达了指定路段,为抢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抢通保通施工中,危险无处不在。每逢此情,陈士荣同志总是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6月8日上午9时许,陈士荣同志带队上路查看路过一个哑口时,听见上面的悬石咔嚓作响,悬石突然出现了一道十来公分宽的裂缝,并开始向下掉碎石。这时,听到安全员一声哨响,提醒他们快速通过。危急关头,陈士荣同志指挥同志们迅速向前冲,待大家安全通过后,他才冲出险境。就在他刚冲过去几秒钟,上面的山头就垮了下来,几百方石头把陈士荣刚刚经过的地方堆起了一座小山,如果再晚几秒钟通过,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确保抗震救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省政府赴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和河南省交通厅前线指挥部每两天就要在绵阳或江油召开一个会议。陈士荣同志每天要在绵阳、江油的山路和高速公路上奔波,日平均行程二三百公里,最多的一天跑了七百多公里。他所乘用的车的底盘护板时常被路上的石头碰坏,修都修不及。开完会回来已是凌晨两三点钟,匆匆休息一会儿,天亮还要召开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有时司机累得实在受不了了,突击队其它有驾驶执照的同志只好当临时司机,临危受命。陈士荣和车辆一样一刻不停。在灾区,陈士荣同志的乘用车足足行驶了一个万里长征。

为了确保队员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饮食安全,陈士荣同志组织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定了《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生活饮食管理制度》,要求全体队员工作时必须戴安全帽,穿长衣长裤。一台机械配备两名安全员,安全员手持望远镜和小哨,负责观察山上落石和塌方,有危险随时提醒机械操作手。在大的塌方或滑坡处理前,提前封堵施工点两端道路,防止过路群众闯入造成安全事故。要求机械在抢通时要留有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紧急避险空间,确保人员和机械的安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