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口技教学反思(3)

口技教学反思(3)

时间:2014-01-16 作者:郭嘉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口技教学反思四:

    1、像所有教辅材料所分析的那样,作者于开篇着一“善”字,领起全篇,然后紧紧围绕“善”展开描写。从教学的角度,抓住开头“京中有善口技者”便可领起对全篇的分析。上课伊始,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学生齐读,但效果却不理想,于是引导学生要读出变化——表演内容是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到睡,然后从失火到救火的过程。学生再读,效果有了明显好转。此时的引导很有必要:意在创造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到一种情境当中。学生在读最后一段时,读的有些平淡。于是让学生比较读两处对道具介绍的文字,分析有什么不同。学生有些茫然,于是再引导:听众对口技表演者了解吗?学生有的认为不了解,有的从“京中有善口技者”、“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中分析得出了解。#p#副标题#e#老师分析:当众宾客看到这简单的道具时,会怎么想呢?引导得出:因了解带有敬佩之情,同时也有些许疑惑。老师再引导学生分析结尾处对道具的交代该怎样去读。学生纷纷表示此时应带着对口技表演者的由衷的赞美来读。最后让学生齐读开头结尾两段感受其技艺的高超。此处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加强对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的理解,然后再辅之以朗读体会,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受能力。
    2、接着对“善”进行分析。学生分析得出有三个方面:描写听众的反应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作者直接赞美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文中前后两次把极其简单的道具交代的清清楚楚,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声音繁杂、变化多端。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翻译一些重点句子、重点字词。这一做法也为学生下一步的背诵打下基础。
    3、师: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是如此高超,最后把听众完全带入到所描绘的场景当中。这一切也皆是作者的功劳,是他所进行的精彩描写带给我们视听的盛宴。老师认为可以用一“妙”字概括。请同学们用“妙在————,因为————。”这样的句式进行分析。学生感觉有些难,教师提示:妙在情节、妙在结构、妙在叙议、妙在多种描写的结合、妙在场面描写等。在老师多的引导之下,学生又投入到对文本的理解当中。这一问,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又引向深入,更为学生的背诵打下基础。
     以上内容略多,再有十分钟可能处理地会更好。


口技教学反思五:

    授完《口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三分钟的满分作文欣赏,27分钟的课文复习,15分钟的阅读讲评。一堂语文课,支离破碎,乏味可陈。
    三分钟的作文欣赏是学生最喜欢的,同龄人的作文总会引来很多的共鸣。而且长时间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对学生材料的积累,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应该是很有益处的,而且就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也极佳。
    开始复习也便开始了味乏之旅,本来极有趣味的《口技》,被肢解为三大块,课文背诵、解词背诵、掌握句意,授课中通过不停地检查和落实,30分钟后,终于松了一口气,此课无虞矣!但此课真的没有问题了吗?自我追问,感觉问题很大吧。但问题在哪里,真是不知何去去寻。
    阅读的训练,是不可少的,省规条件下,课时少了很多,如何在保证微弱的基础分值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分阶段复习是必须的,但如何保证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平日的训练必不可少,可是这样就更加剧了,一堂课的分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