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作文网 -中小学原创作文中心。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文艺心理学读后感

文艺心理学读后感

投稿时间:2017-08-05 17:41:45 作者:出任新 分类:话题作文 来源:书通网 我要投稿

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写于上世纪20—30年代,是我国现代最早系统研究美学的专著之一。正如钱念孙先生所言,他在此书中完成了“美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和“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论的结合”,建构了以中国古典文化为基本分析对象,结合近代先进科学方法与理论的特色美学研究。先简单介绍一下全书结构。
  第1至5章总结了“美感经验”的特点。第一,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即艺术的创造。这意味着我们在产生美感经验的过程中意既不用抽象的思考,二不起意志和欲念,而是“聚精会神的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1];第二,继承了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提出艺术不能与生活过近或过远;第三,强调立普斯与谷鲁斯“移情说”,也提出移情作用并不是美感经验的必需。此外,作者还对比了美感与寻常快感、美感与批评的态度区别。第6章则重点阐释了美感与联想的关系。
  第7至8章罗列了古今中外对文艺与政治/道德关系认识的演变。通过对自然主义和理想主义主张的(以自然为拓本创作艺术)的思考,试图界定自然美与自然丑的内涵。第10、11章主要阐释美的本质。
  第12、13、14章主要是创作心理学的内容。
  第12章从创作心理学角度探讨了艺术的起源与游戏。作者罗列了席勒、斯宾塞的“游戏说”,“过剩精力说”观点,谷鲁斯的“练习说”(霍尔拓展到种族的婴儿时代),拉萨腊斯的“消遣说”。艺术与游戏的关联有涉及到儿童心理学。根据皮亚杰的说法,儿童擅长通过象征作用,将自己心中的意象客观化。且也兼用创造与模仿,把物我的分别暂时忘去,是无实用目的的自由活动,“跳脱平凡而求新奇,跳脱‘有限’而求‘无限’”[2]——这些都与艺术创作的特征相似。但是,如11章已强调的“传达”与“价值”的重要性,艺术包含着更多社会性,为我也为群。艺术必有作品,而且所用材料方法的选择都是关键,而游戏多半只是“逢场作戏”。
  第13章主要研究了艺术创造中的心理过程,重点是想象和灵感。艺术必须有“创造的想象”,将平常的材料进行不平常的综合。这一综合是理智的,也是情感的、潜意识的(即灵感)。两者并不矛盾,就“不平常化”本身理论上是理智的,如创作时对文字技巧、情节安排的斟酌。但潜意识中支配力较大的通常是情感。而突如其来的、不由自主的灵感有时起于潜意识的较长时间的酝酿,所以理性的节制同样不容忽视。
  第14章讨论了艺术创作中天才与人力的关系。作者先介绍了达尔文派(推崇社会环境)、泰纳以“种族、时代、环境”三大要素为宗的“科学的批评”,指出他们抹煞作者个性的缺陷。另外,弗洛伊德提出的“天才是一种精神病”也已有耶勒等人的反驳。作者认为,尤其在文艺方面,天才需要人力完成,如积蓄关于媒介的只是、模仿传达的技巧以及作品的锻炼。
  第15、16、17章主要涉及接受心理学,后文将深入探讨。
  第18章介绍了近代试验美学的实例,讨论了颜色美、形体美、声音美的心理反应,提倡了拿科学方法而不是从个人经验出发研究心理学的途径。
  总的来说,朱光潜先生不同于西方心理学重哲学框架的态度,而是从心理学阐发美学,形成了一系列相对折衷的观点,不仅对我国文化传统中重道德伦理的实用主义观念提进行了有力反驳,也矫正了西方风行一时的形式主义理论偏见。他将西方先进的理论成果与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熟悉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文艺心理学的诸多范畴,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
  一、 刚性美与柔性美
  第15章重点讨论了刚性美与柔性美的特征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心理体验。
  综合前人所述,所谓“骏马秋风冀北”的雄伟阳刚使人严肃、震撼、感动。感觉它时,第一步是惊,如因物的伟大(数量或精神上)而有意无意的显现出自己的渺小,这时会产生“霎时的抗拒”痛感;第二步才是喜,我们因物地伟大有意无意的又幻觉到自己的伟大,心情又欣喜起来。所以人们多觉得“雄伟”是“不仅容纳美,还要驯服丑,是美之难者”[3]。而“杏花春雨江南”式的秀美则起源于运动筋力的节省,是一种移情作用,多带有欢喜和亲爱的情感。

书通网专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