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三:《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
《天安门广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饱含赞扬之情的状物类文章。曾经教学时,我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诶天安门广场建筑的雄伟壮观,学习本文按方位顺序写天安门广场的方法。我设计了如下程序来教学1-3自然段。
1、初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再读1-3自然段,说说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哪些建筑,它们的位置分别在哪儿?分别用“----”和波浪线画出。
学生交流后,我相机引导它们完成课后练习4。
3、让学生再读,抓住建筑物的特点,读出其雄伟壮观。
4、读写结合,学习按照方位顺序介绍学校建筑。
上完后,我很不满意。学生似乎只是在上了一节地理课,对“雄伟壮观”并没有感觉,也同样无法体会文章遣词造句之妙,布局谋篇之美。
于是,我修改了程序,在第二个环节后,添加了一个内容。首先,我出示2-3自然段的三组词语。
(1)红墙黄瓦 蓝天白云 金光闪闪
(2)雕梁画栋 汉白玉 盘龙花纹
(3)横跨 挺拔 矗立 巍峨壮丽 遥遥相对
我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列,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根据学生思考讨论情况,相机“奖励”欣赏相关图片。这样,学生也许能真正潜入文本,静心琢磨那色彩的磅礴大气,那建筑的精美绝伦,以及广场的宽广。当然,他们还会收获作者遣词用句的精妙。
之后,我再让学生带着思考与体会,带着体验与情感来朗读。
我想对自己说,别舍不得课堂时间,只有充分的阅读与必要的指导,才能真正让教材发挥语言训练与审美的效用。每一篇教材,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体会思考。
篇四:《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
回顾《天安门广场》全文的教学,首先是觉得自己没有尽心尽力做好准备,因为是带两个班的语文,加上开学初杂务比较多,为自己的懒惰找到了理由。结束全文,读着孩子们的习作——《我们的学校》,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
一得:
值得肯定的是,我上课居然不急了。耐心引导孩子去仔细咀嚼课文中对天安门广场上个建筑物的描写。(1)作者描写了广场上的哪些建筑物?哪个写得最详细?(2)各建筑物分别有什么特点?(3)听录音,欣赏图片,在图中找到相应的建筑物。(4)读课文,头脑中想象画面。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认识方位顺序。引导完成课后练习(5)面对如此宽广,壮观的广场,你想说些什么?
从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等几个方面,仔细引导孩子仔细品味了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学生读得#p#副标题#e#一次比一次认真,动情。那种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轻易就在朗读与说话训练中流露出来了。我不免有些得意,也因为得意,所以引来了“失”。
一失:
在孩子品读完二、三自然段后,我出示了仿写的第一小节:
我们的学校位于东安镇育才路1号,是东安真最漂亮、最崭新的学校。
然后请孩子根据文章的二、三自然段去描写我们的学校。由于对这群孩子的管束不到位,他们喜欢自由散漫,随心所欲地讲,而真正请他们站起来发言了,往往词不达意,絮絮乱语。于是我任由他们自由练说了几分钟,再请他们讲,结果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于是我像刚才那样耐心而细致地口述了一段下水文,看到孩子眼睛亮亮,自以为他们已经心领神会了,便继续上课。
学完全文,让孩子们知道除了写看到的还要写想到的,比如看到校园,就会想起学校的六一盛会为校园增添了祥和与欢乐。满心期待孩子们能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写好《我们的学校》。可结果却不尽然。找了几个孩子询问原因,有的说,回家写时,已经记不清学校的具体面目了;有的说,似乎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但更多的学生说总觉得自己写的没有你课堂上说的好,所以就写不下去了。原来我过分地牵引也是一种羁绊啊!
一补:
一直对自己的“失败”耿耿于怀,朋友又说,让孩子写校园的确难写的。所以一直在思考,我是否应该尝试花点时间将这次作文指导进行得彻底些。
既然孩子对校园熟视无睹,那么我明天就用照相机,根据作者看天安门广场的顺序拍我们的校园,先是站在校门口拍大门,拍豪华气派、高大崭新的教学楼,让孩子看到教学楼前的花坛与雕塑“志”。再到教学楼顶层按照方位顺序取景拍照。
然后制作课件,把校园搬进教室,我只告诉我们我拍照的站脚点,让孩子在潜意识里知道要有顺序地写。不给框框,不给铺垫,有孩子们自己思考如何描述好某一张照片的内容。思考后作广泛交流。
我想在再现情景,指导观察,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孩子会有进步的!期待着明天能补救。
推荐阅读
篇一: 《回乡偶书》教学反思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可是,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以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机械背诵为主,形...
篇一: 《生命的药方》教学反思 《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作者通过生活中普通的飞蛾求生、砖缝冒苗、静听心跳三...
篇一:《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回顾《孔子拜师》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 ...
反思一: 伴性遗传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学习果蝇眼色遗传后在开展的新课,应该说学生学起来难度有所降低。在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上,以探究性学习方法展...
反思一: 差别教学反思 微型小说《差别》这堂课总体上还算成功,但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开头的微型小说特点部分谈得有点多,虽然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
篇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主题单元下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知识性...
反思一: 云房子教学反思 《云房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22课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和天空中...
反思一: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初中数学,虽然知识越来越抽...
反思一: 春望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诗文总有魂,教师如能迅速...
反思一: 大象保姆教学反思 《大象保姆》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大象芝加柏提是怎样帮主人做事、保护主人孩子的故事,赞扬了大象对主人的中诚和恪...
反思一: 爱的奇迹教学反思 《爱的奇迹》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极度干旱的夏季里,6岁的男孩比利为了挽救中暑脱水的小...
反思一: 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记时法,是在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后学习的一种记时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比较广泛,与...
篇一:狮子和鹿教学反思 这节课因是自读课,所以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已读,要求读准读通,读出问题,读出自已的感受,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读后,让学生说说自已的启...
篇一: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惊弓之鸟》并且有幸得到罗彩萌老师的评课,收获颇丰。 首先从备课谈起备课要充分,但备课也要备到点子上。对于教师而言...
篇一:《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 简单,这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初读课文,觉得它的简单在...
反思一: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教学课,通过上完本节课,我从两个方面来反思本节课。 一、本节课的优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农村中学的...
反思一: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合适的选题,将教科书中的知识与今天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我的精心设计与引导下,促进...
反思一: 百分数的应用(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属于百分数的具体应用,是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的事情。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思一: 摘星星教学反思 今年我参加了20XX年市里举办的音乐优质课比赛,听了几节课以后,认识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现将今天的课做一个反思: 我执教的...
反思一: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以王鹏坚持晨练的生活事例引入新课,这样充分调动...
篇一: 七上数学教学反思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了,越来越难教了,这是在办公室里与其他老师常谈论的话题,这也似乎成了许多老师的共识。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也...
篇一: 买矿泉水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我们买饮料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了引导学生探索、估算、思考的情境,学生不同的意见引发了矛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生...
反思一: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它是数运算的深化...
反思一: 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 本周地势与地形的教学内容,有几个亮点: 1、导入有特色。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时展示我国各大地形区和河流图片...
反思一: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反思 1、本课重点剖析了四种主要的消费心理及理性消费要践行的四个消费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境教学...
反思一: Buying fruit教学反思 BC部分的重点是单词和句型教学,本单元主要出现了水果类单词,除grapes是第一次出现以外,其余七种均在B...
反思一: 这月我当家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变学会为会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鉴于此,我把...
反思一: My New Teachers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就是情和爱,教师沒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
书通网www.kj-cy.cn为广大网友提供: 优美的诗句、伤感的句子、好词好句、唯美的句子、思念的诗句、经典语句等学习生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