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2)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2)

时间:2013-08-02 作者:孙程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滥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媒体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风声,把学生带人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悟到了“埋怨”、“心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2、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相机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几个词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述顺序,在学生复述后,我就提示学生:“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3、注重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说:“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还有的同学说:“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保护它,不应该破坏它,砍伐它。”透过这些精彩的回答,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感悟、积累、迁移”是语文教学的“三步曲”,只有依据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篇三:《云雀的心愿》教后反思

 

    上课结束后,我觉得我上的这堂课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是一节没有语文味的课。

    一、这堂课我的两个教学目标没有达成:1.让学生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以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让学生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认识到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两个危害:土地沙漠化,和洪水泛滥成灾,比较难理解。因为生在四季如春的海南,同学们很少有这样的体会。因此我收集了两个小视频,可以让学生直官的去感受这样的场面,但我出示的时机没把握好,导致于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时候还是没有进步。另外一个是抓关键词体会情感没有做好。学生如果理解了“漫天飞舞”“贫瘠”“咆哮”“乱砍滥伐”这些词语后,再加上抓住提示语,“埋怨”“心疼”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应该会读得很好。

    二、之所以说没有语文味是因为没有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其实可以抓住关联词语“可以。。。。。。也可以。。。。。。”让学生造句,但我没有去做。担心时间不够等。

    做得比较好的是:能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延伸:森林还有哪些作用,你知道吗?联系学过的课文和上网搜集到的资料来交流,既复习了旧知,又使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这样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使语文走向生活大课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