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鹬蚌相争》教学反思(3)

《鹬蚌相争》教学反思(3)

时间:2013-08-19 作者:文珍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篇五:《鹬蚌相争》教学反思

   1、教学难点突破得还不到位。阅读寓言,要学会准确地把握寓意,防止“及表不及里”,或牵强附会地理解。运用寓言,要注意有的放矢、掌握分寸,防止生搬硬套、滥用误用。一般而言,寓言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感想。其教学难点是小学生不易分清故事和含义。因为寓言讽刺的真正对象不是寓言本身的形象,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一些学生在学习寓言时,往往只懂得讲寓言的故事,而讲不出寓意,或将寓言的故事情节当成寓意。寓言的寓意是包含在故事情节中并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的。学生只有在具体完整地感知寓言中的形象后,才能领会寓言的寓意。因此,我在引导学生们感受寓言中描写的鹬和蚌的形象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鹬和蚌被渔夫捉住后,渔夫会说些什么?鹬和蚌又会说些什么?注意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力图引导学生在感受了寓言中的形象之后,在这样的情境当中领会它的寓意。可是,实际教学中,我还是处理得急躁了,应等学生说到位,再顺势揭示寓意。如果能将寓意引向更深层次:鹬和蚌要是能相互让一步又会怎样?学生对寓意的理解会更到位。
   2、教学中还需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控,抓住生成,使得训练更扎实、有效。在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深入性。取得课堂高效的根本原因不是气氛热闹、不是发言的次数的多少,而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即学生学习中思维的纵向深度与横向宽度是否合理。要提高思维活动的质量,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和表述思维的时间。在这节课中,我过多地受自己预设的教案的牵制,生怕节外生枝、旁逸斜出,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能很巧妙地捕捉住生成性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度的思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