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反思(2)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反思(2)

时间:2013-08-11 作者:李亚宁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篇二:以诗入境,诗史结合 ——《红军不怕远征难》历史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本课的讲授,引导学生们学习中国红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导入这节课时,我首先引领学生们朗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因为学生们在以前就学过,所以非常熟悉。略加解释后,提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会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启发思维。这样,一首七律诗把师生共同带进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征程,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战斗岁月。诗歌的引用使这节课的教学气氛变的活跃,学生们积极主动,师生之间互动和谐,达到了教学预期目的。
    授完本节课后,反思课堂达到的成效,使我感触颇多:
    一、引用诗歌有利于课程的导入
    通过诗词来导入本节课,一是引入情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对长征有更直观的印象。二是通过对熟悉的诗词中的一些问题设问,引入了要学习的内容,引起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真相的兴趣。在《长征》诗中毛泽东只用短短的56个字就高度概括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数不清的险山恶水,在毛泽东等革命家的眼里只不过是“细浪、泥丸”。学生们既能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又比较轻松地记住了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等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减轻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
    二、引用诗歌有利于提升能力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的国度,几乎每个中国人从小就是背诵着“床前明月光”这样的诗歌长大的。这些优美的诗词已经深深的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每当一提到某首熟悉的诗歌的时候,人们就会有一种亲切感。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恰当的应用一些诗歌,就能够很容易增加历史课的亲和力。首先,在历史教学中引用诗词歌曲本身就体现了历史与语文“文史不分家”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其次,在历史教学中对诗歌恰当适时地引用和巧妙地设问,是适应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培养学生文科综合能力很有效的方法。
    三、引用诗歌有利于加强情感教育
    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很多跟历史课本内容相关的诗歌,如:在讲解皖南事变时,引用周恩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更能让学生们对国民党的罪恶行径感到义愤填膺,同时也认识了皖南事变的性质等知识点。又如在讲《战略大决战》时,则可以引用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中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豪迈气派,也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给予学生们思想上的震撼,加强了历史情感教育。
    总之,文史相通,通过“以诗入境,诗史结合”既加强了历史与语文学科等课程的融合,同时又丰富了学生们诗词鉴赏的能力,不仅让学生们懂得了历史知识,更是培养了学生们开阔的胸襟,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所以,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诗歌,对教学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三:八年级历史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反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