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感言 > 优秀党员获奖感言(2)

优秀党员获奖感言(2)

时间:2013-07-06 作者:郭宁 分类:感言 来源:书通网


优秀党员获奖感言范文三:

    自从20xx年入党以来,我就一直牢记自己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的身份,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工作上,做到踏踏实实,勤奋刻苦;待人接物上,做到真诚坦率,乐于助人。总之,我的行为准则就是:不要辱没了党员这一神圣的称谓,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教好书,育好人,为祖国建设输送人才。
    回顾刚刚走过的这一学年,我觉得我做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研究深化班级精细化管理这一课题,探索管理班级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力争总结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以既减轻班主任的过重负担,又达到管理好班级的目的。经过在2009级5班三年的试验,我觉得这一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三年下来,5班整体上的班风和学风都比较良好,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
    二是奉献自己的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在一个50人左右的班级里,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状况及行为表现各不相同,但无疑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爱的。我把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去关爱,尽量使自己公平公正,不偏袒,不歧视,就事论事,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上以及思想上遇到的种种问题,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班上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是在语文教学中,认真备课,积极构思复习内容及需要学生掌握的方法技巧,及时处理作业试卷,仔细分析学生反馈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中考中,语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四是遵守学校劳动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旷工。在最后一学年的工作中,我不辞辛劳,坚持做到学生在校,教师在岗。为此,不惜放弃了长期以来养成的午休习惯,下午也守到最后一节课结束才离开学校。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有成功的可能。初三中考成绩的取得,与学校领导及初三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初三的工作已经结束,新的工作已经展开。而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信念则是需要一直贯穿在任何阶段的工作生活中的。例如在不久前开展的岗位竞聘中,面对竞争八档的落选,作为党员的我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坦然的态度去面对和接受,并认真总结和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可能地去改正和完善自己。再例如,面对下学期将要全面铺开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面对这一“成就学生,成就教师,成就学校”的重大时期,作为党员的我,就应该积极投身于改革之中,要勇于去探索,去尝试,为这一教育教学上的革新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八十八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中诞生;此后,无数的革命志士为了她的发展壮大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今天,我们当今的党员唯有以坚强的意志、积极的进取精神以及不懈的辛苦付出才能延续她的辉煌历史。让我们牢记党员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奋力前行吧!谢谢大家。


优秀党员获奖感言范文四:

    时间的车轮飞速流逝,在岁末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年的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前行。
    上半年,我踏踏实实地做好了一个普通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担任学校高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同事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我兢兢业业搞教学,尽职尽责抓班级管理,为学校08年高考取得的不错业绩尽了自己的最大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中尽了一名党员教师的义务,并在个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
    高考刚刚结束,我响应学校号召,自愿报名参加对口支援云南省边疆地区的支教工作,在初次体检没有合格的基础上,自愿再次体检,并最终承担了支教的光荣使命,于8月27日踏上了支教云南孟连红塔中学之旅。我牢记出发前黄浦区有关领导的嘱托,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在担任红塔中学副校长期间,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现择支教工作的重点进行总结。
    一、结合当地民情,拟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土,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情。所谓入乡随俗,就是要让自己努力去适应民族的地方特色。我以最短的时间克服语言交际不便,气候、环境不适应,饮食习惯不协调等实际困难,与当地教师、学生打成一片。我们和当地教师“共过生日”,共同在“中秋节及教师节联欢晚会”上高歌,共同与当地教师一起收获木瓜、香蕉等种植果实,共同商讨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
    融入民俗不仅仅是为了尊重民族,我没有忘记“支教”这一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融入更是为了有效地开展工作。刚到红塔中学时,我对接下来的日子里如何开展工作很茫然。为此我与一同支教的其他思维教师一起在到达红塔中学的当天晚上九点就召开了支教小组临时会议,讨论并制定“第八批云南支教小组工作计划”。围绕黄浦区教育局的总体要求,结合红塔中学的具体情况,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商议、讨论,形成了共八条、涵盖了一整年的工作计划。围绕这些工作计划,我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聚焦课堂教学,提升当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水平。
    为了尽快了解当地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从9月1日刚踏上红塔中学的讲台起,我提出开展以“聚焦课堂,夯实基础”为主题的随堂听课活动。至26日止,25天时间里,我们克服了教材不熟悉(当地使用人教版教材)、教学环境不适应、语言沟通不便等诸多困难,推门听课54节,涉及的学科除与支教教师相关的语、数、外等科目外,还跨学科听了理、化、生、政、史、地、音乐等学科。在听课过程中,我一直抱着谦虚的态度,本着“切实为红塔中学的教学提高而努力”的工作原则开展活动。听课后,我还面向红塔中学全体教师作了信息反馈的报告。
   “推门听课”让我掌握了红塔中学的教师队伍的教育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与其他支教教师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提高当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需要从改进教育观念和提高教育水平两个方面入手,形成比较完整的“自修——反思——实践”的教师培训模式。我还为红塔教师开展了系列专题讲座,从“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关注典型课例研究”、“关注课堂教学的设计”“关注文本解读的多向性”“关注教学的课后反思”等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着手,为当地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思考方向。
    为了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关注课堂教学,积极研究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现象和出现的问题,帮助教师在教学磨砺中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我与学校校委会商议后决定,在11月10日至12月10日期间,举办红塔中学“课堂教学能手大赛”。推荐出语数外教研组共20名教师参赛。一个月我听课二十节次,评课二十节次。12月26日,在颁奖大会上,我作了《课堂教学,让我们共同发展》的即兴演讲,就大赛的缘起、经过、评分的标准及大赛的收获等进行了汇报。此次大赛是红塔中学校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也深深触动了学校教师的心灵,对学校教育教学观念的改进起到良好作用。
    三、开展“送教下乡”,扩大“支教”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为了扩大支教的辐射力度,让孟连县整个教育系统均能从上海教师的“支教”中获益,我积极联系孟连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我们支教教师不仅走进了县一中等教育理念稍微先进的学校,还克服了许多困难,走访了非常偏远、落后的山区学校,了解落后山区学校的教学实际问题;与当地教师进行双向交流、研讨,为他们送去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五天时间里,共走访了六所学校,行程近五百公里,共听课三十节次,评课十八节次,就《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关注课堂教学的设计》《关注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关注教学的个案研究》《课后反思的理论构建》《关注教师的职业心理》等六个方面的教育热点问题作了十二场报告。
    四、实施系列“工程”,谋求解决支教工作、生活实际问题多种途径。
    1、自力更生,积极开展“菜园子工程”。为了解决支教生活中吃菜的实际困难,也为了让自己的业余生活更丰富些,更为了与当地教师更好地融合,我号召一同支教的教师,利用学校的空闲土地,开辟出自己的菜园。在当地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整个周末的休息时间,熟悉了翻土、松土、施肥、播种、浇水等一系列的菜园种植过程,安排《菜园浇水值勤制度》,详细制定菜园的管理规范并每天安排一名教师负责浇水。解决了吃青菜难的实际困难。
    2、挖掘内涵,开展校本培训和“青蓝工程”。在认真分析和总结历届支教工作的优良传统、实施“青蓝工程”的基础上,我倡导在红塔#p#副标题#e#中学积极开展富有新特色的、更加深入的校本培训工作。为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青蓝工程”向着“内涵性”发展轨道迈进,我提出将“青蓝工程”与校本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并采取“一对一”、诊断性、形成性、发展性带教模式,引导被带教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力求切实提高被带教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我带教的教师在学校“课堂教学能手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3、以身作则,积极开设“示范课”工程。当地教师提出想听取上海支教教师的公开课,为此,我们积极商议开课内容,安排上课时间;我于11月10日开设并主讲了《初三作文复习指导》。
    一系列工程的开展,即着眼于红塔中学的教学实际,帮学校解决了具体困难,也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
    五、其他工作。
    1、成立“支教教师对口帮扶基金”。我与其他支教教师商议后,在继承以往支教小组实施的对红塔中学贫困生一对一帮助的基础上,成立“第八届支教教师对口红塔中学扶贫助困基金”,共捐献2000元,11月26日下午,在学校举行的“黄浦区教育系统对口援助孟连县红塔中学捐赠仪式”上,我代表将启动基金转交给学校。
    2、开始筹备黄浦区09年对口红塔中学捐助工程,已经谈妥了筹建红塔中学语音室工程。
    3、进行家访,近距离了解民情。我利用双休日时间,带领支教教师一起走访位于中缅边境的学生家庭。克服交通不便、在冰冷的山涧里涉水而行等困难,也了解了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困难,感受到他们急于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和对我们的热情。
    总结半年的工作:我共听课46节次;评课及与当地教师交流授课心得31节次;面向当地教师作专题报告12场;辅导当地教师撰写专业论文及课后反思9篇;自己撰写专业论文2篇;撰写随笔、散文等近10万字;向黄浦教育网发送稿件十余篇。这些工作是在我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完成的。所以,回首08年的支教工作,我有无限的欣喜和自豪,深深觉得自己的人生得到充实和丰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