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通范文网 -工作总结,演讲稿,思想汇报,信函等各种范文。
书通网logo
当前位置: 书通网 > 范文 > 反思 > 《童趣》教学反思(2)

《童趣》教学反思(2)

时间:2013-07-18 作者:楚肖雅 分类:反思 来源:书通网

    对于初一新生而言,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的新面孔。如果无法迅即掌握学习文言的入门技巧,或者让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胎死于初学阶段,学生损失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我一直非常重视初一新生的文言文起始教学,试着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领初一新生和文言文亲密接触。
    沈复《童趣》是相对独立的一篇二百多字的短文,记叙的是作者儿时的趣事。沈复既非秀才举人,也非文人墨客,他出身于“衣冠之家”,师读书,但后习幕经商,后又卖画为生,浪迹四海。《浮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奇闻趣观。总之,这个二百年前的古人沈复,是一个难得的有“趣”的人。有趣的人,从小就有趣。《童趣》文字精练,趣味丛生,一直被教材编写者所看重。作为初中生学习文言的开篇之作,在教授时自然不可等闲视之。
    回顾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译读。教给学生翻译的一些方法,结合课文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结合课文的练习题二,我教给学生以下五种翻译的方法;
    1、加字法,余(回忆)忆童(童年)稚时(时候)。
    2、换字法,昂(抬)首(头)观(看)之。
    3、保留法,花台小草丛杂处。人物,地点,时间等词语做保留。
    4、补充法,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叫声)像雷声(一样响)。
    5、调整顺序法,徐(慢慢)喷以(用)烟。用烟雾慢慢喷射。
    由于是初中语文的第一篇文言文,我让学生用三个课时在课堂上来完成文章的翻译,过程中,我对一些关键词句加以引导。在每翻译一段后,指名个别学生回答。有些学生翻译得特别到位,石港同学把“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译成“我陶醉在其中,并感到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谭世鸿同学把“定神细视”译成“我全神贯注地观察”,高娇同学把“不觉呀然一惊”译成“不知不觉被吓了一跳”等等。
    通过检查学生的译读,我发现学生们基本能掌握翻译的一些要领,大部分的同学都能译完课文。只要学生能将这几种方法学以致用,相信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同学们肯定能游刃有余。


《童趣》教学反思范文三:

    这两天讲授的课文是《童趣》,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关于文言文的教学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有的认为要依然要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有的则认为应该弱化基础知识,而要侧重让学生去体验课文。关于这些争议可以从各个渠道获知,这里就不再多说。还是讲讲我上课时的一些情况。
    由于四班的多媒体出现故障,所以在四班的上课就完全是按照教案的思路讲的,可以说上的很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还是有一两个亮点:一个就是导入,我还是按照我以前的思路,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这次讲的故事可以说很符合课文,因为讲的是一个小女孩想象的故事,这个故事作为一个导语可以说是很成功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就是在课堂上讲了一个《武林外传》的小故事,是关于刑捕头吃东西的故事。刑捕头没有钱,他就要了一碗阳春面,可是在他吃之前,他嘴里一直在说“这是肉丝面,这是肉丝面”,结果他就真的把它当肉丝面吃下去了。这个故事告诉同学们的就是:“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只要你是这样想的,事情真的就是这样的。
    在一班的课堂上,因为有多媒体的协助,所以课上的较为轻松,而且也能调动学生的想象,整体上效果还是可以的。
    但是,通过这次《童趣》的教学,我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我这次采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大家已经有目共睹,但还是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在实行,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违背的,也是不科学的。在课堂是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文言文好学吗?喜欢学吗?”结果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不好学,不喜欢”。我想这是学生心里真正的呼声,但是我们教师却是经常忽略了他们的心声,依然按照我们自己的意念来教学。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是我觉得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才是最关键的,要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这样我们的教学就算是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课堂上,我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导语的设计,图片的展示,提出一些问题,讲一些故事,对学生的回答积极肯定等等。但还是觉得这样不够,因为一旦涉及到知识点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我无法让知识点的讲授变得更为生动,更为形象,我想这是我个人的问题。
    二.这是一篇充满趣味和想象的文章,应该可以让学生成为主角,让学生去体验文章里面的乐趣,因为他们才刚刚度过自己的童年,对于自己童年时的一些趣事还是记忆犹新的。如果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趣事谈谈童年的一些感受,再让他们去体验作者当年的乐趣,或许效果会更好。但是实际上这堂课我们大都是在传授文言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觉。这实际上也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尽量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