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七:中学暑假日记600字_可怜天下儿女心
人们常讲“可怜天下父母心”是说身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煞费苦心,此情此举,实在可敬可怜!但,对此,我不敢苟同,现在以我真实经历来个现身说法:
周末温补
周末的快乐是属于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不,老爸早早请好本地颇有知名度的家庭教师,说这是难得温补的最佳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暗暗叫苦,只得听从,每天周末大清早,我总是睡眼朦胧地被老妈叫起,接下来,穿戴系、洗漱吃,三下五除二,便“飞”出了家门。上午补习英语,下午补数学,背啊,算啊,我成了名副其实#p#副标题#e#的机器人。一天下来,头昏脑胀,腰酸背痛,老爸过来了,训话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再说,苦中也有乐嘛!”我呢,是“黄连煮汤——苦水多”,我不禁要问,究竟是谁发明了学习?我要知道,非找他算账不可!!!
黑夜惊魂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闲暇的晚上,窗外冷雨飘飘,房内灯光柔和,我正捧着一本书穿越时空的隧道时:时而与孔子大谈人生,时而向庄于请教哲学,心旷神怡,不亦乐乎。忽然,门吱呀一声轻轻地开了,一团黑影像幽灵似地飘了进来,渐渐地向我靠近……“啪——”我手中的书碰落下来,吓得我心惊肉跳,我转身抬头一看,原来是老妈,她瞟了眼书皮,淡淡地,却不自然地问道:“剪刀呢?我记得明明放在这里的!”真见鬼,剪刀向来放在她的卧室里,这种手段也未免太损了吧!幸好我看的是《上下五千年》否则,……唉!
似褒似贬
俗话说:“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此话不假。为了全班名列前茅,也为了左邻右舍那羡慕的眼光,在老爸老妈的严密监督下,我只差头悬梁,锥剌骨。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如愿以偿时,我笑在脸上,乐在心里,捧着骄人的成绩去向父母“邀功”,老妈见了,竟挤出一丝笑意,分明透出一丝凉意“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无言以对,老爸看了,大手一挥,正准备讲话,我干脆替他说道:“这好比是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孩子,以后的路还很长,千万别骄傲啊……”,我满腹委屈,冲进自己的房间,任泪水滑落。爸,妈,我还是个孩子啊!!!
类似的经历数不胜数,也无需整理,自然成了一部典型的反映当今我们学生生活的“蒙太奇”,它是喜剧还是悲剧,回答不言而喻。“可怜天下儿女心”,尊敬的父母们,对此你们又有何感想呢?
篇八:中学暑假日记600字_第一次尝试剩饭的味道
家,是船儿在无边浩瀚的大海里航得再久漂得再远,困了还是要抛下船锚停泊的海港。
家庭是温馨的摇篮,是父母亲携手共建的爱的屋檐,家中时常有温着的饭菜,时常有甜蜜的呼唤,时常有冰着的蛋糕。桌台上老旧的收音机播放着典雅的钢琴曲,旁边是叠得整齐的一摞世界名着,灰白色的墙壁上挂着仿哥伦布时期的航海图,一个撩着发的妇女,穿着厨衣,打着发髻,弯着腰拖着闪着光的地板,屋外门前架着几根泛黄的竹竿,晾着一家老小的衣服,竹竿上歇着一只小雀,“啾”地一下,变成了屋子对面电线杆纤细琴弦上那跳动的音符,和着窗子飘出来的曲乐,等待着我的放学归来。
还没说吧,我就是这屋子的小少爷,一个喝惯了牛奶吃腻了蛋糕却总是惹人担心的孩子。
小时候,家里不是很宽裕,而且住在老旧的平房里,有时恰逢大雨滂沱,还可以做个全天然雨水浴。父亲是个间房子的好手,谁的工程一搭上他,竣工后总能受到不少好评,还曾被评上村里的劳模。可父亲对着老旧屋子,也总是一筹莫展,无能为力。父母亲在我年少时长年工作在外,陪伴我度过金色童年的,只有一个年过六旬的祖母和这破旧的屋子。。
奶奶一生不识大字一个,年轻时她在生产队的戏班里学唱曲,教的是一些上口的潮剧,没有教认字,奶奶几乎连笔都没拿过。要不然,她肯定是鲁迅时代的又一个鲁迅。因为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老人,教给了我教科书上永远也学不会的知识。
她一生不辍劳动,现如今仍得益于一生劳动而健全于世。那时候,生活苦不堪言,她为了让我过得好,苦于节俭,终于练就了一身节俭的好功夫,也将其传授与我。
家贫,亲人分离,亲力亲为……这些成了当时生活我对奶奶的唯一概念,渐渐地,奶奶成了我心中影响我一生的伟人。记忆犹新犹深的,是那时三餐后的剩饭。
那时奶奶惜觉米粮贵重、颗粒不可抛弃,于是每一餐,她总是准备两份饭菜,一份是新鲜的,给我的,另一份是给自己吃的,那是上一餐剩下的,是昨天的,或许是前几天的……
如今,我与奶奶已然分隔两地,她住的,还是那所老旧的大雨时几乎一呼而塌的破屋,吃的,是否还是……
我多想尝尝那剩饭的味道啊!